記者9月7日從農業農村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生物質發酵產品質量安全與風險評估科技創新團隊基于對5個社區化沼氣工程近3年產氣和用氣速率的連續跟蹤研究,提出了沼氣社區化發展的“產—儲—供”一體化調控新技術,解決了沼氣“產—儲—供”一體化調控難題。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論文第一作者、農業農村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羅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開發高效生產、有效儲存和按需供給的“產—儲—供”一體化沼氣開發與利用系統,可大幅增加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率,并從源頭上避免有機物質的甲烷排放。
如何構建高效的沼氣生產與利用系統?“社區化沼氣生產和利用系統是最可行的方案,能在社區層面根據實時用能需求,實現精準沼氣生產和足額供給。構建沼氣‘產—儲—供’一體化系統有望實現柔性和靈活的實時能源供應。這一系統尤其在農村地區應用場景廣泛?!绷_濤說。
該研究通過具體的數值測量和數據分析展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或變化過程,分析用戶端和生產端沼氣流量的動態變化過程,并最終提出了“產—儲—供”一體化調控新技術。
“針對粗放的沼氣生產—供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沼氣供需時空不匹配、使用有效性差等問題,‘產—儲—供’一體化新技術通過精準調節沼氣生產、合理優化儲氣系統和有效供給能源等措施,保障沼氣工程在獨立孤網運行條件下的全量利用?!绷_濤說。
“‘產—儲—供’一體化新技術可實現沼氣系統運行的消費與生產比值接近,實現協同效益最大化,使其有望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主導能源系統之一。”羅濤說。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