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加強污染治理,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近日,《山東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也重新作了修訂。7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行動方案》和《應急預案》進行解讀。根據《行動方案》,山東省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全年平均不超過3.3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少于264.6天。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控制在0.9%以內。主要措施是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行動、工業污染深度治理行動、大氣面源治理提升行動、重污染天氣應對行動、監管執法攻堅行動。
其中在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方面,山東省將增加清潔能源供給,加大清潔能源替代力度,進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實施“外電入魯”提質增效行動,不斷提高省外來電規模和綠電比例。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9000萬千瓦以上;“外電入魯”規模達到1500億千瓦時以上、力爭達到1700億千瓦時;在確保電力熱力穩定接續供應的前提下,全力推動30萬千瓦以下落后小煤電機組關停并轉,力爭實現小抽凝機組基本替代退出,促進全省煤電行業轉型升級。當前,山東省海上風電實現并網發電“零突破”,累計并網規模達31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十四五”時期,山東省將完成國家下達山東省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煤炭消費量下降10%左右的任務。
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山東省將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堅決叫停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截至目前,山東省大氣傳輸通道城市10家鋼鐵企業產能全部轉移退出,其中煉鐵產能1957萬噸、煉鋼產能2356萬噸;推動壓減焦化企業26家,產能1801萬噸;整合轉移地煉企業10家,產能2696萬噸;壓減輪胎企業12家,退出低效落后輪胎產能2380萬條;關停退出水泥熟料生產線32條、水泥磨機223臺,涉及產能1663.2萬噸和1.17億噸。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積極成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2.5%以上。主要措施是實施含揮發性有機物(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和達標治理、氮氧化物(NOx)污染治理提升等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行動,不斷加強監管能力和科技幫扶支撐,有效遏制臭氧濃度增長趨勢。
《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和國六排放標準貨車保有量占比力爭超過40%,鐵路貨運量占比提高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年均增速超過2%。主要措施是持續實施“公轉鐵”“公轉水”,推進柴油貨車清潔化,綜合治理非道路移動源,提升重點行業企業清潔運輸水平。
新修訂的《應急預案》,更加突出差異化,最大限度減少重污染天氣應急對經濟社會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堅決不搞“一刀切”。“本次修訂進一步細化、完善了重點行業工業企業績效分級和差異化應急管控要求。將績效分級由原來的A、B、C三個等級調整為A、B、C、D四個等級和引領性、非引領性企業標準。修訂后各級別的邊界更加清晰,差異更加明顯。其中,A級和引領性企業,即行業內大氣污染防治標桿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不停產不限產,不受減排要求限制,可以采取自主減排措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侯翠榮介紹。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