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FFG XX 型號的意義:
第一個字母S,代表三輥式的“三”;第二個字母F,代表分層的“分”;第三個字母F,代表分行的“分”;第四個字母F,代表分段的 “分”;第五個字母 G,代表給煤裝置的“給”后面的XX,代表鍋爐的噸位,用數字填充,例如10、40、100等。
適用范圍:
1.適用于各種封閉式供煤系統下的正轉鏈條鍋爐(皮帶機聯合上煤,多數為≥10t/h鍋爐)。
2. 由于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的成功研發,適用范圍涵蓋使用所有煤種的用戶。
3. 爐排減速機布置在爐排后軸、爐排寬度超過5.5m(多為≥60t/h的鍋爐),適用于獨立電機、減速機配變頻器傳動,其余均適用于爐排前軸傳動。
1.煤倉 5.爐排
2.濕煤攪動輥(III輥) 6.傾斜式煤閘板
3.防漏煤板 7.撥煤轉輥(I輥)
4.移煤轉輥(II輥) 8.可變性組合式篩分器
技術特點:
1. 安全性方面的技術特點
1.1 由于設置了移煤轉輥(結構示意圖件4),消除了單輥式設備無法兼顧的燃煤自流與撥煤困難之間的矛盾,確保干煤不自流,進而實現煤層表面的平整或有序。
1.2 由于設置了濕煤攪動輥(件2),不僅可對濕煤進行強制攪動,還可將凍煤塊有效破碎,改燃煤單一靠自重下落為自重加機械疏導式下落,避免了燃煤在煤斗內的沉積和粘棚,無論煤質多么惡劣,下煤均連續流暢,最大限度解決了封閉式供煤狀況下給煤裝置懼怕使用濕煤和凍煤的難題。
1.3 由于煤閘板(件6)采用的是傾斜式設計,且擋煤處采用的是圓弧式結構,大幅度減少了直式煤閘板容易發生的被大煤塊卡住的現象,完善的設計,可使粒徑180mm以內的燃煤及異物順利通過。
1.4 撥煤輥(Ⅰ輥)和濕煤攪動輥(Ⅲ輥)上,各設有一套牙嵌式離合器,任何一處故障都會得到安全可靠的保護;裝置的兩側及后上部都設有活動窗口,可方便的檢查撥煤情況及維修設備;裝置的前側,設有耐熱玻璃觀察窗及開關方便的檢查門,可直觀地監視爐內燃燒及運行操作;各轉動軸承均采用優質的雙列滾珠調心式,相應位置處,設有拆裝方便的工藝螺孔。
1.5 由于采用獨家特殊工藝結構及技術,即使是60t/h以上大型設備,全部轉輥均像45t/h以下設備一樣,采用兩點支撐的通軸形式,所有軸承及潤滑系統均布置在兩側箱體之外,不接觸燃煤,既便于維修保養,又確保不發生影響安全運行的撓度變形;而三點支撐的雙軸聯結式,中部軸承及潤滑系統埋置在燃煤中工作,軸承密封系統一旦損壞,整臺鍋爐都無法使用,后果不堪想象。
1.6 裝置后箱體與前拱面結合處,填充50mm厚的隔熱層,既阻隔漏風又有效防止正壓燃燒時可能發生的裝置被燒損現象;根據用戶需要,還可加裝冷卻水防護裝置。
2.經濟性方面的技術特點
2.1 本單位最新專利技術——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集實現分層燃燒的梳齒式篩分器與實現分行燃燒的波峰波谷式篩分器兩種結構和功能于一身,可根據煤種及粒度的變化,隨時變換結構及爐排上的布煤方式,使不同燃煤工況下的燃燒,均有辦法調整至最佳,如上切換無需停爐,幾分鐘之內便可完成。
2.2 當燃煤顆粒度差異明顯(大至80mm以上、小至5mm以下)時,將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切換成梳齒式(按分層布煤方式運行,見圖1),篩分后的煤層斷面,呈底部大粒、上部小粒均勻的遞減趨勢,上部表面被最細小的煤顆粒覆蓋成為一個平面,燃燒時,一次風自下而上包裹每個煤顆粒的周圍,風煤混合均勻,燃燒充分,此布煤方式即為問世十多年之久、已被用戶早已認知的分層燃燒技術。
圖1 分層燃燒布煤剖面圖
2.3 當燃煤面煤較多(<5mm顆粒≥60%)時,將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切換成波峰波谷式(按分行布煤方式運行,見圖2),燃煤在爐排上底部分層表面分行,所謂分層就是將燃煤中為數不多稍大些的顆粒,仍排布在爐排面的最底部,用以防止細煤在爐排片縫隙間的泄漏;所謂分行是將燃煤中大部分的面煤布置成壟溝壟臺狀的行式結構,從爐前向爐內望去,煤層外表峰谷相間,其上表面的展開長度,較爐排的實際寬度增加30%~40%,這樣的布煤結構,一可以在單位時間內使更多的燃煤接受爐拱的輻射熱(符合鏈條鍋爐自上而下層狀燃燒的特點),相當于爐排工作面積加大,輻射換熱效率提高;二由于波谷處的通風阻力小,率先引燃起火,并將高溫的火焰和熱流直接輻射及對流給波峰處的面煤,隨著波谷處燃燒的逐步加劇,波峰底部較大顆粒燃煤的揮發分也逐漸析出、引燃,又隨著氣流的累積膨脹及受爐排運動中的抖動影響,波峰頂部的面煤逐漸坍塌,峰谷之間的高差逐漸減小,形成一個全爐排面上類似人工在均勻撥火的自擾動氛圍,激烈燃燒之后,火床又趨于平整(一般到爐排中部即可變成平面)。
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當按分層方式運行時,改變篩分器角度,可改變煤層的排列層數;當按分行方式運行時,改變篩分器角度,可改變峰谷之間的高差。
2.5 可變形組合式篩分器,不僅可在如上兩種篩分器之間自由切換,當按分行方式運行時,左右移動活動篩板的位置,還可局部或全部改變行距,塊多處加大行距(見圖3),使燃煤的自然堆積密度適當加大;面多處加大峰谷之間的高差(見圖4),調勻風阻使通風條件更加優化。此調整對爐排寬度方向塊面不均、風阻不一,具有良好的修正作用,為細化調整燃燒,提供了相應的手段。
圖2 正常分行燃燒布煤剖面圖
圖3 加大行距后的分行燃燒布煤剖面圖
圖4 縮小行距后的分行燃燒布煤剖面圖
2.6 根據鍋爐噸位及爐排寬度,將控制煤層厚度的煤閘板分3~12段布置,實現對局部煤層厚度的單獨調節。一般20t/h以下設備配3段閘板,30~45t/h配4段,60~90t/h配6段,100 t/h以上配8~12段。多段煤閘板與可變性組合式篩分器配合使用,完全超越在分層燃燒裝置之上再增設一臺攪龍式混煤器的方案,既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又效果明顯經濟實用。將分層燃燒技術,發展到目前技術狀態下全國最先進、最完善水平。
2.7 配置為分層燃燒裝置專業研發的MHJ—8061型智能煤耗計,MHJ—8061型煤耗計的一次信號全部采自分層裝置自身,與爐排等鍋爐其它任何部位無關。容重取自燃煤分層以前,與煤場自然堆積的容重一致,因此計量精度可達5%,不僅可實現單臺鍋爐瞬時、當班、當日、當月、當年煤耗的顯示、記錄、打印和統計,還可輸出4~20mA標準信號給上位DCS機,為成本考核提供科學的依據。
使用效果:
1. 因下煤條件及燃燒狀況改善,操作人員不必再像以往那樣敲擊煤倉及撥動爐火。
2. 在其它條件一致的情況下,使用“建功”系列分層分行分段給煤裝置較普通煤斗相比,可使排煙量、排煙溫度及爐渣含碳量明顯降低,平均節煤5~10%,投資回收期50個連續滿負荷工作日之內;與用戶早期使用的分層給煤機相比,燃燒及節煤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明顯提高,平均節煤2~5%,投資回收期100個連續滿負荷工作日之內。
3.可使用低于改造前標準的燃煤而達到改造前一樣的出力和效率,如仍使用原煤種,可提高鍋爐出力和熱效率。
4.大幅度減緩老鷹鐵及側密封的燒毀程度;有效防止爐排尾部及兩側穩燃帶的結焦;因爐排片之間細煤漏量驟減,而使爐排掉片和起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通風條件改善,鼓引風機的電耗相應降低;還因取消了煤閘板,不必擔心燒損煤閘,其綜合效益,非常值得選用。
5.由于燃燒充分,使排入大氣中煙塵的濃度及林格曼黑度大幅度降低。
6.節煤效益分析(按滿負荷連續運行及最保守的5%節煤率統計,與普通煤斗相比):
鍋爐噸位(t/h)
|
小時均煤耗(t/h)
|
日均煤耗
(t)
|
日均節煤
(t)
|
煤均價
(元/t)
|
日均節費用
(元)
|
10
|
2
|
48
|
2.4
|
600
|
1,440
|
15、20
|
3
|
72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