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風電企業在海外市場不斷攻城略地。大金重工(002487.SZ)、中天科技(600522.SH)與明陽智能(601615.SH)等企業,頻頻獲得海外項目大單。“今年以來,海外海風大單陸續落地,一定程度驗證了目前海外海風快速發展的拐點,并且說明了中國風電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完善產業鏈開始結果,進入收獲期。”北京一券商風電行業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據統計,我國風電設備出口快速增長,目前全球市場上,約六成風電設備產自中國。其中,部分零部件市場份額較高,整機環節份額占比仍有待提升。比如,大金重工2022年海外市場份額已經占營收的40%,今后有望“持續穩定增長”。整機企業運達股份的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海外市場營收占比還很小,屬于重點開拓的市場,公司會加大開發力度。
另外,據BNEF數據,預計2023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量將達到1TW,2030年接近2TW。其中,海風貢獻大,預計海風的裝機占比將從2022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28%,2035年海風累計裝機有望達到521GW,是2021年的10倍。同時其預計,2025年歐洲海風市場有望加速發展。
密集斬獲海外大單
近期,中國風電企業在海外風電市場上頻獲大單。
3月,意大利風電開發商Fintel Energia宣布,已選擇運達風電成為其正在開發的Maestrale Ring陸上風電項目的首選風機供應商。根據協議,運達將供應112臺7.X平臺產品,總裝機容量854MW,運達還將提供10年的運維服務。
運達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海外市場是重要的發展方向。“海外市場總體規模比較大,公司在南亞、中亞、東歐等地逐步開拓。”
5月8日晚,大金重工公告,近日全資子公司蓬萊大金與某歐洲能源開發企業簽署《海上風電單樁基礎優選供應商協議》,蓬萊大金將向某海上風電集群項目提供單樁。合同總額約5.47億歐元,約占大金重工2022年度營業收入的80%。
大金重工表示,該項目是公司截至目前獲取的體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單樁基礎訂單,預計會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5月12日,明陽智能與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公司Vena Energy在馬尼拉簽約菲律賓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Talim 212.5兆瓦陸上風電項目和Sembrano 93.75兆瓦陸上風電項目。
海纜企業更是突飛猛進。5月,中天科技中標沙特、緬甸和美洲總計7億元訂單,同時后續儲備1億美元,3-4億歐元訂單已做前期準備,并受Tennet邀請參加±525kV柔性直流海纜研發項目。東方電纜對接海外龍頭運營商,中標歐洲HKWB海上風電項目和PentlandFirthEast項目供給6.3億元。亨通光電中標越南金甌海上風電項目4.59億元,開拓東南亞市場。
海外市場空間打開
海外海風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拐點。
其中,歐洲主要國家規劃2030年海風超130GW,對應未來年均新增10GW以上。具體如英國CfD招標從2年一次改為1年一次,法國2025年開始每年組織至少2GW的海風拍賣(現在每年1GW)且項目周期大幅縮短,丹麥2023年將推出9GW的海風招標,荷蘭首次出現“負補貼”條款等。
美國方面,規劃2030年海風30GW,對應未來年均新增3-4GW(2022年尚無海風)。美國PTC、ITC稅收抵免優惠仍在延續,并且海風項目已經啟動,2022年在建海風項目約0.9GW。
此前,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也均提出可觀的海風規劃,部分地區項目啟動較快,預計也將貢獻未來海外海風市場增量。
金風科技近日在互動平臺表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海外在手外部訂單共計4529MW,同比增長65.7%,主要分布在越南、智利、烏茲別克斯坦、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
國內一頭部整機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李彩球表示:目前,行業主流整機已全線走出海外,國內風電整機將加速出海。
李彩球認為,中國全產業鏈裝備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具有更加顯著的競爭力,中國風電裝備成本全面碾壓海外巨頭,海外市場毛利高。中國風電裝備海外市場占有率有望從2025年的10%提升到2030年的50%。
華西證券表示, 我國風電產業鏈迎來“出海”黃金期,海外+海上優質市場,為國內供應商打開了市場容量及利潤空間。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