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過境,風電機組會直面極端天氣考驗。9月16日,臺風“貝碧嘉”登陸華東沿海,由于應對措施得當,江蘇如東H7風電場未出現嚴重設備損壞,且當天發電量取得917萬千瓦時的“好成績”,約為日常發電量9倍。然而,在今年第11號臺風“摩羯”以超強臺風之姿登陸之際,巨大的風力,卻讓登陸點附近多臺風電機組被折斷。
對于海上風電站而言,“風”就意味著資源和收益。但具有極端性的臺風天氣,則往往是一把雙刃劍。首先,臺風“摩羯”與臺風“貝碧嘉”不同,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秋臺風,其強度或已超過了許多海上風電站的設計防風、扛風上限。據報道,受損風機的招標規格為能適應“風速為50米/秒”的極端環境,這要略低于“摩羯”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另一方面,在“摩羯”臺風中受損的一部分風電機組正在進行“以大代小”的增容改造項目,由于尚處施工中,還沒有通電,機組的抗臺風策略沒能完成實施。
當前,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多發頻發趨勢,臺風等氣象災害的極端性屢屢露出“獠牙”。作為能源綠色轉型的重要領域,海上風電設備建設環境必然身處氣象條件較為復雜的近海區域,進一步強化其應對極端環境的防災抗災能力就成了應有之義。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也曾為海上風電企業“出招”,提出了及時啟動偏航系統、采取變槳措施等,即當破壞性臺風來襲時,風機要及時讓葉片停止轉動,調整風葉的朝向和形態,可以有效減少風阻。這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更精細需求。我們看到,在今年數個臺風影響前,各地氣象部門已積極聚焦海上風電開展了相關服務,部分地區還實現了在臺風中“減損增效”。對于海上風電企業而言,其自身也需要增強設備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適應性,建設運營中對于極端情況的“考慮”也需要更充分一些。
即便損失無法徹底避免,“保險+氣象”的“減震器”也要握好。2023年,浙江臺州一號風電場建設單位就購買了“保險+氣象”的增值服務,其服務重點不再只聚焦賠付,而是更注重風險減量服務,涵蓋了災前預警、災中調度、快賠預賠、科技賦能等各個方面。這對于海上風電企業而言,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總之,面對具有極端性的臺風,海上風電并非“無計可施”,而需要有效而充分的應對預案,以及對天氣過程致災性的及時準確判斷。
專業規范的氣象災害風險防控,應貫穿于工程項目建設乃至投產后的全過程。無論是前期的氣候可行性論證、中期針對氣象災害的風險防控設計,還是項目投產后全流程、全周期的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應當說,類似海上風電這樣的產業,在減少災害影響、實現足額發電的各環節都與氣象關系密切,由之產生的則是巨大的服務需求。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