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貿易將從快速發展期進入到穩步發展的調整期。進出口增幅間的差距將縮小,出口增速將下滑5至7個百分點到22%左右,進口增幅將穩定在20%左右;全年進出口額將在1.2萬億美元左右,月均千億美元;貿易順差的增長幅度將會放緩。
2007年影響機電產品發展的宏觀因素表現在國內、國外兩個方面:
首先,國內經濟環境總體趨好。我國國民經濟處于高增長平臺,機電工業的生產制造能力將進一步加強,外向型發展的特點日益突出,大進大出的貿易格局增強了整體抗風險能力。與進出口相關的經濟、金融、法律及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將不斷改善,同時從平衡貿易角度出發,國家的宏觀調控將向促進進口增長方面轉移。因人民幣升值腳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對出口產品競爭力構成影響,特別是對成套設備的出口影響較大,但無疑對進口有利。上年出口退稅率有升有降,結構性調整的效果今年將逐步顯現,在促進產業升級、緩解貿易失衡方面發揮作用。同時,產品成本將面臨進一步上升壓力,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價格上漲,對出口增長不利。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機遇與挑戰并存。全球經濟發展將穩中有降,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均顯示,2007年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也有減速趨勢,這些將會影響我出口增速。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和原材料價格將在今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出現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區域經濟合作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將進一步消除貿易壁壘,提高貿易的便利化程度。但由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和技術壁壘糾紛增多,發達國家對我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管制增強,對我機電產品貿易的發展不利。
2007年重點機電產品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進出口增速。
汽車及零部件的出口將成為2007年出口中的亮點。隨著長春、上海等8個首批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160家基地企業的建設,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因進口替代增強,相關進口將有所放緩,但對大排量車及關鍵件的進口仍會有較大需求。
國內傳統的強勢產品出口增速將逐步放緩。如家用電器和消費類電子、電動工具、機械基礎件等,已連續多年保持30%左右的出口增幅,在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不旺及市場占有率已經很高的情況下,今年出口增速將逐步放緩。同時,為滿足國內高端消費需求和加工裝配需求,進口仍將以高性能整機和關鍵零部件為主,進口增幅將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船舶出口仍將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2006年全年我國承接新船訂單將接近400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5%,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0%,位于世界第二位;手持訂單約7000萬載重噸,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3%。
工程機械國內及國際市場需求兩旺,將帶動進出口快速發展。出口方面,在國際市場旺盛的需求下,工程機械將繼續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長。尤其是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列入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工程機械對非洲出口大有可為。進口方面,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將起到促進作用,特別是在關鍵部件與核心技術方面進口依賴性較大,國內產業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替代效應將延緩進口增長。機床行業與工程機械發展類似,在國內技術水平和產品開發、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出口量大幅增長;但由于國內需求仍很強勁,進口總量仍將較快增長。
2007年,我國將繼續在國際機電工業分工和互補中扮演重要角色。加工貿易在進口增長18.7%左右、出口增長25%的基礎上保持較穩定增長;但受國際需求、市場占有率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總體增幅將放緩至20%左右。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計算機及零附件、通信設備以及電子元器件等產品因更新換代快、國際需求增長而持續增長,且發展領域將由加工組裝環節加快向上下游產業鏈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