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是一種安全、清潔的能源,這一點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核電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有重要的貢獻。
核電減輕了煤炭的開采和運輸負擔
由于前幾年電源建設不足,近兩年供電不足已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04 年,電、煤、運、油已成為四大瓶頸。
2004 年夏,全國電力供應缺口約3000 萬千瓦,其中華東電網缺電1800 萬千瓦以上,占全國的60%。華北電網(不含山東)電力缺口達490萬千瓦,華中電網電力缺口為385 萬千瓦,三大電網的電力缺口總額達2675萬千瓦,占全國缺電的89%。廣東省電量缺口在100億千瓦時左右(約相當與180 萬千瓦),由于缺電嚴重,不得不采取拉閘限電措施。上半年全國有24個省級電網出現拉閘限電現象,比2003 年全年還多。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就累計拉閘限電7570萬余次,損失電量194.5億千瓦時。北京市70% 以上的電力要靠周邊省市電廠、電網供應,為保證北京用電,河南電網32% 左右,內蒙電網42% 采取了拉閘限電。為了應對缺電局面,一些企業重新啟用了前些年被淘汰、限制的自備小型柴油發電機,僅浙江省小型柴油發電機就猛增到700萬千瓦。
各發電企業都開足馬力發電以應對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引發了煤炭供應的矛盾。2003 年煤炭產量達到了歷史新高16.67 億噸,2004 年頭兩個月同比又增加了13.9%,但仍然供不應求,許多電廠和鋼廠“等米下鍋”。運輸能力嚴重不足,鐵路貨運車的滿足率僅為736萬噸,較2003 年同期降低40.2%,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很多電廠存煤量不足一周之用。本來裝機容量略有富余的山東電網,由于缺煤不得不停機拉閘近300萬千瓦。江蘇省電煤總庫存量曾下降到30 萬噸左右,遠低于100萬噸警戒線。
為保證電煤存量在警戒線以上,鐵道部從7 月19 日至8月7日,組織全國鐵路系統搶運電煤,確保煤炭的日均裝車5 萬車以上,20 天共突擊運電煤3473 萬噸,使依靠鐵路運輸供應煤炭的368家發電廠用煤緊張狀況得到有效緩解。6 月17 日起,北京鐵路局開足馬力,全力以赴搶運電煤,收購了運輸企業的自備列車,停了職工的通勤車,平均每天裝煤2000 車皮達40 列車,使北京及周邊19家發電廠的存煤達到7 到10天之需。為此,北京鐵路局的貨運市場滿足率由65% 下降到27%,下降了38 個百分點。
交通部從7月28日至8月28日統一組織5000輛貨車,配發“迎峰度夏搶運電煤”通行證進行電煤搶運。持證車輛途經北京時,除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者外,優先快速放行。年初,北京曾與周邊省區聯手治理公路運輸超限超載問題,經過數月努力初見成效。如今為搶運電煤,不得不暫時忍痛放棄治理,犧牲局部利益。
把核電放到2004 年夏天煤、電、油全面緊張的局勢下來觀察,核電的優越性十分明顯。等量的電量缺口如果用核電填補涉及的只是核電廠本身,不象火電那樣牽動全國有關部門,甚至要列入國務院的議事日程。核電能同時緩解煤、電、油、運四大瓶頸中的三個,一身而三任,這是火電望塵莫及的。
2003 年,核電發電量為438.06 億千瓦時,如果同等的電量由火電供給,取煤耗310克標煤/千瓦時,原煤與標煤折算比0.714,則需要消耗原煤1902 萬噸,相當于鐵道部20 天搶運電煤量的55%,按每節車皮裝煤60 噸,50個車皮組成一列計,需要6340列火車,即每天17列以上的列車不間斷地運輸一年才能完成1902萬噸煤的運輸任務。而核電所需的核燃料數量相對火電所需煤的數量而言可謂微不足道,而是可以一次備足數年之需,像突擊搶運電煤這樣的事情,對核電而言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這個實例形象地說明了核電對煤炭采掘和運輸減輕的負擔。
核電不把環境負擔推給社會
我國的大氣污染較為嚴重,能源工業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而燃燒化石燃料,特別是燃煤又是能源工業污染的主要來源,環保總局發布《“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規劃》時,媒體介紹我國目前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對生態環境損害和人體健康影響造成的損失在1100 億元左右。中國環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2003 年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全國開展監測的338 個城市中空氣環境處于中度或嚴重污染的城市占63.5%,出現酸雨的南方城市占61.8%,酸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由二氧化硫等導致的酸雨污染每年給中國造成的損失超過1100億元,整個大氣污染所造成的損失每年約占全國GDP 的2% 至3%。
值得注意的是,為如此巨大的經濟損失“埋單”的并不是造成污染的企業,而是全社會,企業把巨大的環境負擔推給了全體納稅人,這是很不公平的。據專家估算,把1100億元的總損失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攤到每個排放企業身上,燃煤廠應該承擔的費用是6.76分/千瓦時,實際上燃煤電廠繳納的排污費遠低于這個數值。根據由國家計委、財政部、環保總局、經貿委聯合于2003 年2 月28 日頒布,2003 年7月1 日實施的第31 號令《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按同樣的估算方法計算,燃煤電廠分攤的排污費為0.86 分/ 千瓦時,幾乎只是一種象征性的收費,環境負擔的絕大部分壓在全社會的身上。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能源領域,在其他存在污染環境問題的產業中同樣存在。今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錫武痛斥污染企業“寧愿認罰不治污”。他說:“違法成本與守法成本真是天壤之別,違法排污100年的成本才抵得上一套環保設施的投入。”
核電則不然,雖然核電在生產過程中也產生一些對環境有害的物質,但這些有害物質都處在嚴格的監管之下,監管所需的一切費用均由核電企業承擔,沒有絲毫推給社會,還沒有哪一個產業能夠像核電一樣做到這點,因此,國外有的專家這樣評價核電,說核電是工業革命以來建立的唯一對其生產的所有廢物進行管理和計量,從而防止了對環境的有害影響的工業。
核電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
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工業化以前是2 7 5 X 1 0 - 6,到20 世紀末已上升到550X10-6,由此造成全球地表空氣溫度升高1.5 度至4.5度。英國科學家預測,如果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在本世紀上升1倍的話,本世紀末地球氣溫至少升高2.4度,最多升高5.4 度。根據國際上30多種先進的氣候變化模型測算。我國氣象學家作出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4度至5.8度,我國的平均氣溫也將上升1.3度至8.9度。近50年來,我國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為每年2.5 毫米,預計2006 年和2013 將比2000 年平均海平面分別高10毫米和28毫米。最近有報道稱,僅僅13年時間,長江源頭格拉丹東地區的冰川就退縮了750 米左右。據媒體報道,地處長江源頭第一縣的曲麻萊縣,過去水資源十分豐富,有“中華水塔之縣”之稱,但現在縣城80% 的居民都靠買水生活,處于“住在源頭買水喝”的窘境。專家分析,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氣候變暖。歐洲環境署發表報告稱: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歐洲氣候變暖的速度要明顯快于世界其他地區。報告預測,大約到2080年,冬天將徹底從歐洲消失。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效應已經引起了廣泛的國際關注,國際間對二氧化碳的排放限制達成的協議已經簽署,《京都協議》中已有77個國家做出了限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承諾。中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第二大國,預計2040年可能超過美國成為“榜首”。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必須要對全球變暖承擔與國際地位相應的責任,減排的壓力是很大的。減排二氧化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發展核電。包括能源資源開采過程在內,水電、風能、核能、天然氣、石油、煤每生產1GW·h 電能所釋放的CO2量分別是4t、7t、8t、500t、750t、870t。有的專家對煤電、水電、核電的燃料鏈溫室氣體排放系數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煤電燃料鏈對溫室氣體排放系數最高,約1300等效CO2克/ 千瓦時,核電燃料鏈對溫室氣體排放系數最小,約13.7 等效CO2克/ 千瓦時,水電鏈在兩者之間,為107.6 等效CO2克/ 千瓦時。
核電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煤、石油、天然氣和鈾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資源,都可以用來發展。在這一點上它們有共同的屬性,但它們又有很大的不同。煤、石油、天然氣除用作燃料外還可以用作寶貴的化工原料,而鈾自被發現以來,在民用領域除了用于發電、產熱之外,尚未發現其他更有價值的應用前景。迄今為止,我們對核電的開發利用,總是把它放在“替補”隊員的位置上,當能源供需出現缺口時才想起核電來補缺,其實從合理利用人類資源的角度出發,應該最大限度地優先發展核電,把寶貴的化石燃料資源置換下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上述核電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貢獻都是與核電發展的實際規模密切相關的,中國的核電總體規模尚小,截止2003 年底,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容量僅占大陸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63%,核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2.30%,即使2020年核電規模發展到4000萬千瓦,也只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4%,就全國而言,核電的貢獻還是微弱的,但是核電集中布局在廣東、浙江兩省,當我們把目光聚集到這兩省時,情況就大不相同。2003 年核電上網電量占這兩省電網統調總電量的比例都超過了13%,和世界多年的這一數值平均值17% 已相距不遠。如果我們能持續不懈地大力發展核電,廣東、浙江兩省的現狀將會變成全國的明天,核電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貢獻將會越來越清晰的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