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穩健增長
1.機械行業保持較高增長勢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行業保持了較高增長勢頭,完成工業總產值25498億元,同比增長28.9%,增幅同比提高9.3個百分點。
完成增加值6409億元,增長21.6%,提高6.7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24316億元,增長30.5%,提高1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278億元,增長45.6%,上升53.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5.26%,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產銷率96.93%,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6月末,產成品庫存增長14.2%,應收賬款凈額增長21.7%。
1~6月份,機械行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4%,增幅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6.5%。其中,出口增長36.2%,增速與去年同期相當;進口增長21.6%,提高21.7個百分點。累計貿易逆差同比減少。在進出口貿易中,一般性貿易進出口額占機械進出口總額的47.3%,加工貿易為35.5%。
2.四大子行業成為上半年機械行業的市場熱點板塊
航空制造:以洪都航空為龍頭的航空板塊成為市場表現最突出的板塊之一。今年上半年,航空制造類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長25%,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為25.5%,而2005年末航空制造類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8.6%。
船舶制造:受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影響,我國船舶制造業迎來黃金時期。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造船行業業績出現大幅增長,廣船國際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66%,滬東重機的增幅也達到99%。
機床行業:汽車及零部件.機械制造.造船.航空航天.模具等行業快速發展,對機床的需求大幅上升。我國機床工業從此進入一個較長的景氣周期。根據國家統計局1~6月份資料:機床工具大行業2432家企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56.22億元,同比增長25.8%,比上年同期回落5.8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722.37億元,同比增長26.3%,比上年同期回落2.9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5.8%,低于上年同期0.8個百分點。
工程機械:在新農村建設.高速鐵路建設和出口“三駕馬車”的強勁驅動下,工程機械呈現出快速復蘇態勢。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業績增長87%,收入增長24.7%,是增速較快的行業之一。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從對行業中42家大型骨干企業抽查分析:今年上半年產品銷售總值同比增長24.6%,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9.6%,各類主機銷量累計同比增長22.7%。今年上半年出口形勢喜人,已連續5個月出現貿易順差。至6月底,累計進口19.2億美元,同比增長37.3%,累計出口22.04億美元,同比增長75.3%,貿易順差2.84億元。
受宏觀影響不大的裝載機.叉車仍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2005年增長處于停滯狀態的汽車起重機.挖掘機,今年有較明顯的增勢;推土機在今年有較突出的增長;平地機.壓實機械.攤鋪機沒有大的增長,與2005年同期持平。
細分市場投資策略
船舶制造業進入繁榮時期
世界造船中心從先行工業化國家逐步向后起工業化國家轉移.從勞動力高成本國家逐步向低成本國家轉移,是世界造船業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
近幾年,我國造船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40%以上。2003年,中國船舶行業造船完工605萬噸,同比增長45%,承接新船訂單接近1800萬噸,超過前兩年的總和。到2005年造船完工量1212萬噸,承接新船訂單1699萬噸,手持船舶訂單達到3969萬噸。
今年上半年,我國造船企業承接新船訂單1608萬噸,同比增長113%,首次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從目前手持訂單看已達5092萬噸,完成這些訂單的工期一直排到2008年。我國造船業占世界市場份額已從最初的3%上升至20%,顯示出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
近期,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按照《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到2010年,我國自主開發.建造的主流船型實現標準化.品牌化,具備自主設計高新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機等配套產品產能不足.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瓶頸,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設備裝船率達到60%,造船產量占世界份額達到25%以上。到達2020年前后,整體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進入國際前列,成為世界造船強國。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民用船舶,做大做強船舶工業。建設環渤海.長江口及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提高產業集群度。未來上海地區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我國最大的海軍裝備建設基地,廣州地區成為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造修船基地,目前上述基地的建設工程正在展開。
航天軍工具備巨大的想象空間
經過50多年的創新發展,我國國防科技實力大幅提升,軍工經濟迅速壯大。今天,一個由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事電子等行業為主體.具有較高水平的新型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已經形成。
今年5月,國防科工委頒布了《國防科技工業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綱要》宣布,通過15年努力,完成八大任務,實現五大跨越,我國軍工制造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到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防科技工業。
《證券導刊》對軍工資產證券進行了如下分析:國防工業市場化和國防企業機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渠道是改制上市,一方面促進企業快速完成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通過股權多元化提高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公開上市可以拓寬融資渠道,突破軍工企業僅僅從國家財政撥款的經營模式。從國際經驗來看,國外主要的軍工企業都是上市公司,我國要在未來20年內基本完成新軍事變革,并達到國防科技產業化.充分發揮國防科技投資效率,必然需要社會資金的大量參與。證券化的途徑包括軍民兩用產品企業的改制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
其它重點細分行業
礦山機械業:據煤炭行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新建煤礦3億噸左右,其中投產2億噸。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對煤炭行業的工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整合.改造.關閉小煤礦,同時適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設,開工一批現代化大型煤礦.置換落后的生產能力。
“十一五”期間煤炭行業現代企業制度要進一步完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基本形成,到2010年要形成5~6個億噸級生產能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5~6個5000萬噸級生產能力的大型企業,產量將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60%左右。通過新建和老礦井技術改造,全國將建成300處高產高效礦井,高產高效的礦井產量將占全國總產量50%左右。
“十一五”期間,煤炭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將明顯提高。國家將建成140個高效安全現代化礦井,將加大對煤礦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個煤炭建設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出具貸款承諾,還將100多個高檔普采工作面升為綜采工作面,100多個普采工作面升為高檔普采工作面。這樣,中國大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將達到95%。中型煤礦的機械化程度將達到80%以上;大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20%,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6%,中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10%,小型煤礦機械化.半機械化程度達30%以上。據此分析,煤炭需求的急劇增長,上述煤礦采掘機械化指標還會有所突破,這為煤礦裝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油氣鉆探設備: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生產取得長足進展,出口額由2001年的不足2億美元逐年攀升至2005年的近5億美元,年均增幅高達26.1%。以上海口岸為例,今年上半年共出口各類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激增3.1倍。
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出口迅猛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在標準化水平.制造和研究開發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早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為使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走向國際市場,國家有關部門按與國際通用技術接軌的要求,對石油和天然氣鉆探設備的行業標準進行了修改,并先后研制出各種形式的石油和天然氣鉆探機20多個品種,交流變頻調速電驅動石油鉆探機等產品達到了同期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得到用戶的認可。
港口機械:據統計,2005年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48.5億噸,港口總能力缺口5億噸,與2010年需要相比,缺口20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煤炭.原油.礦石的接卸能力缺口分別為8200萬標準箱.3.3億噸.0.8億噸.3.5億噸。而全國23個主樞紐港口的綜合利用率都在120%左右,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
據交通部預測,到2020年,全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為目前的1倍左右,其中進出口貨物的吞吐量將達到目前的1倍以上。
港口貨物吞吐能力的巨大缺口表明對港口機械的需求在2010年前仍然是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