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姬丈狀 賈海軍
上傳時間:2006-10-8 16:52:00
1 核能的作用
1.1 核電彌補電力缺口,滿足電力發展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電力工業發展快速,滿足了當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按照十六大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我國能源總需求將從目前的14億tce增長至2020年的30億tce,發電裝機容量從現在的4億多kW提高到2020年的9.6億kW。可見我國未來電力需求量非常大。
在這種情況下,從保障電力需求的角度出發,必須大力發展核電。沿海地區已經運行的秦山、大亞灣等核電站良好的安全記錄和取得的經濟效益也表明核電完全能夠滿足電力需求,在有力補充了當地煤電、水電的同時,也優化了局部地區能源結構。
1.2 核電有效緩減化石燃料造成6t環境污染
發展核電是減少大氣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由表1可見,一個100萬kW的燃煤火電廠,每年大概要消耗350萬t煤,排出CO2600萬t,SO24.4萬t,NOX2.2萬t和灰塵32萬t;而一座規模相同的壓水堆核電站,每年只消耗25—30t低濃縮鈾(相當于天然鈾150—180t),除產生約30t乏燃料和800t左右的低放廢物外,其他排放幾乎為零,且核電站這些少量廢物經壓實處理后,對環境危害影響很小。
另外,關于核電站放射性,目前生活在核電站周圍的居民每年接受的輻射劑量在0.01毫希左右,差不多僅相當于乘飛機在7000m高空飛行2h左右所接受的劑量,而同樣大小的火電站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是核電站的10倍左右。以秦山核電站來說,通過對秦山核電廠30萬kW壓水堆兩年的環境測量表明,核電站周圍50kin范圍內輻射劑量與運行前相比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仍在天然放射性本底漲落范圍內。
不過核電作為一種清潔的能源,并非指它對環境沒有污染,對公眾沒有任何威脅。核電也有潛在的危險性,表現有:發生事故時,放射性物質大量釋放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高放射性核廢物處置不當對人與環境產生威脅等。核電安全歷來就是核電站建設的重要環節,許多國家與國際組織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導則、報告書、建議等未確保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我國在核電發展過程中也十分重視核電安全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并為確保核電站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核安全管理體系。
1.3 核電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
核電是我國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核能利用對我國長期的能源政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表現之一就是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當今世界,能源安全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
歷史上,核電在20世紀70和80年代初期有兩次較大的發展,這與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密不可分。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以煤炭為主,大量開采使得煤炭資源儲備量逐漸下降;且隨著石油消費量的增加,我國對外石油依賴性越來越強,國家能源安全將受到影響。通過發展核電,就可以避免過分依賴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應對國際市場上不穩定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同時使得能源結構得到優化,進而大大加強國家能源安全。
可見,面對電力需求、環保要求、能源安全等問題,只有積極發展核能才可以滿足我國未來對于電力的巨大需求;核能的發展是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積極推動核電發展必將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大氣污染,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另外加強核能利用不僅有助于降低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的依賴,而且能促進能源多樣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2 核能發展展望
我國核能發電起步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