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正式發布,《決定》對加快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將有很強的指引作用。有關專家分析說,《決定》對我國機械工業發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低技術機械制造將進一步受到控制,相關項目的立項審查也將更加嚴格。而另一方面,具有節能技術的機械產品將被快速推向市場。而在此前,整個機械工業市場的節能狀況并不樂觀。
機械工業不能忽視節能
國家近期幾次調高成品油價格,而作為耗油量很大的機械工業市場也隨之悄然變化。
9月1日,在一家國有建筑工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透露說:“工地上的機械,除了購買的就是租賃的。隨著油價的上漲,租賃機械的價格在逐步升高,已經購買的機械也存在機械使用成本增高的問題。不過工地上對這個問題似乎還不是很重視。”
此外,北京多家工程機械銷售代理也同時接受了采訪。他們表示,自己公司的產品在對外銷售的過程中主要是以價格吸引客戶,在機械節能降耗方面基本不會提,也沒有什么機械在這方面突出自己的特點。
眾所周知,我國機械工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多類產品、1000多億元年產值的行業,在世界工程機械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而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奧運工程等大量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投資拉動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迅速增長。在此前提下,節能降耗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采訪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理事長武鐵舟時得知,我國目前在用的21大類機械產品能耗,占我國全部能耗的70%。如發電設備所消耗的燃煤為每千瓦時374克,至少比國外多50克,等于一年多燒1億噸煤。
另據測算,我國工業鍋爐年耗煤約3.5億~4億噸,占全國燃用煤的三分之一。我國工業鍋爐設計熱效率一般為72%~80%,但實際運行熱效率只有65%左右,而工業發達國家的燃煤工業鍋爐運行熱效率平均為80%~85%;全國在用的各類電動機總容量約達4.2億千瓦,年用電量約占全國用電量的60%,大部分電動機運行效率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低10%~30%;內燃機是消耗石油資源的主要產品之一,耗油指標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0%左右。
此外,應該被淘汰的機械產品還在市場流通,能源效率標準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高耗能、高耗材的企業還在生產,這些嚴重阻礙了機械工業的節能道路。
目前國內啟動的10大節能工程要求5年內要節約2.5億噸標準煤,其中,工業鍋爐節約2500萬噸,電動機節約4000萬噸。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度不小。
綠色制造悄然興起
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從生產到最終形成銷售,節能降耗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外一些先進的工程機械廠商卻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為用戶提供幾乎“從頭到腳”的服務。而這些服務的基礎就是機械的性能。所幸的是, 2006年初,環保型機械的呼聲已經開始廣泛響起。
來自商務部的一份資料詳細解釋了機械工業的節能途徑:工程機械的生產成本除了原材料、零部件外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的電、水、氣的消耗和人工成本。節能、降耗的目標也就相應明顯。就是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電、水、氣消耗,并把產生的熱量等副產品加以利用。
從目前的節能技術和產品來看,國內在上述方面已經比較成熟。除了變頻技術節電外,更有先進的利用節能電抗技術對電力系統進行優化處理。水處理一方面以循環利用為手段,另一方面可以根據水的溫度以及氣候的因素考慮水保暖,冰蓄冷等特殊功效的運用。而產生過程中產生的“氣”,一方面回收處理,使循環燃燒;另一方面經過凈化的部分,可用于供熱系統,省去這個部分需要花費的電能。
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朱森第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機械工業自身耗能的降低,最主要的是推行綠色制造。
正處于初始階段的綠色制造,提出了綜合考慮環境因素和資源利用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通過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工藝、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回收等使機構工業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傳統制造和綠色制造的最大區別就是傳統制造只是根據市場信息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而其余考慮較少。綠色制造則通過綠色生產過程生產出綠色產品,產品使用完以后再通過綠色處理后加以回收利用。同時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能達到最高。目前已經頒布的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標準和ISO14000國際環保標準更為綠色制造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朱森第認為,推進綠色制造應抓好兩項工作。一是繼續淘汰高能耗、落后的機械設備。要強制更新,強制更換。而且要限定時間,采取果斷措施。二是完善節能標準工作。應該在原來標準的基礎上,增加有關能源的使用標準、能效標準,達不到標準,不能銷售。
但上面講述的只是部分節能措施。
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看,工程機械不得不改造、不節能,與其被動改變,不如應時變化發展綠色制造。現在的機械工業要求的就是“節能”,安于現狀的機械工業企業最終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