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国产色a在线观看,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推廣 熱搜: “碳達峰十大行動  生態環境建設  鍋爐  天津  水煤漿  方快  蒸汽鍋爐  貴州  節能降耗  COP27 

我國當前的能源形勢與“十一五”能源發展

   2006-08-15 鍋爐信息網鍋爐信息網1280
核心提示:在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舉辦的形勢報告會上的報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凱   我國
在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舉辦的形勢報告會上的報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凱   我國能源發展取得的成績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把能源作為關系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戰略問題,擺在重要地位,傾注了大量心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長期的、共同的努力下,我國能源工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突出表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能源供給能力逐步增強。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很低,1949年僅為0.237億噸標準煤。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能源生產快速發展,2005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20.6億噸標準煤,是1949年的87倍,是改革開放初的3.29倍,約占全球能源總產量的13.6%,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煤炭,產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達到21.9億噸,是新中國成立初的68倍、改革開放初的3.5倍。石油和天然氣,2005年,原油產量達到1.81億噸,是新中國成立初的1508倍、改革開放初的1.74倍,居世界第6位。天然氣產量達500億立方米,是新中國成立初的5000倍、改革開放初的3.64倍。電力,2005年底發電裝機容量突破5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24747億千瓦時,分別為1949年的275倍和576倍,1996年起穩居世界第二。可再生能源,近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小水電的裝機容量達380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8000萬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核電從無到有,發電裝機近700萬千瓦;年產沼氣約80億立方米,已擁有戶用沼氣池1700多萬口。   第二,能源消費結構有所優化。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迅速增長,2005年,能源消費總量達22.25億噸標準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近年來,通過積極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出現了兩個趨勢:一方面,煤炭消費的比重趨于下降,由1990年的76.2%降到2005年的68.7%;另一方面,優質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逐步上升,1990?2005年,油氣消費比重由18.7%提高到24%,水電及核電由5.1%提高到7.3%。   第三,能源技術進步不斷加快。解放初期,我國能源工業技術裝備基礎極其薄弱。以石油勘探開發為例,當時全國只有8臺淺井鉆機、40多名技術人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石油天然氣工業,從勘探開發、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到生產加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技術體系,復雜段塊勘探開發、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煤炭工業,已具備設計、建設、裝備及管理千萬噸級露天煤礦和大中型礦區的能力,綜合機械化采煤等現代化成套設備廣泛使用,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1990年為65%,目前已超過80%。電力工業,火電單機容量從1978年的5萬和10萬千瓦級,發展到目前主力為30萬和60萬千瓦級機組,百萬千瓦超臨界、超超臨界及核電機組正在成為新一代主力機組。三峽左岸最后一臺機組國產化水平達到85%。從電網看,500千伏直流輸電設備實現了國產化,750千伏示范工程建成投運,電網發展進入了大規模跨省跨區送電和全國互聯的新階段。   第四,節能環保取得進展。在黨中央、國務院“能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方針的指導下,我國節能提效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單位GDP能耗總體下降,按不變價格計算,目前萬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4%。主要用能產品單位能耗逐步降低,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乙烯綜合能耗下降65%,粗鋼綜合能耗下降37%,火電供電煤耗下降16%。能源加工、轉換、貯運和終端利用綜合效率有所提高,目前達到33%,比1980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同時,能源領域污染治理得到加強。新建火電廠配套建設了脫硫裝置,已有火電廠加大了脫硫改造力度,電廠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逐步提高,東北等地采煤沉陷區治理工程加快建設。   第五,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2002年出臺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確定了改革的總體目標,目前已實現了政企分開、廠網分開。煤炭生產和銷售已基本實現市場化,煤炭價格主要取決于市場供求狀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國有石油企業基本實現了上下游、內外貿一體化。能源需求側管理取得積極成效,推廣完善了峰谷電價、豐枯電價、差別電價辦法,引導電力、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的大型企業制定了節電改造、優化用電方案,這對近兩年順利完成迎峰度夏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六,能源立法明顯加強。近年來,相繼出臺了《電力法》、《煤炭法》、《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和完善了《電力監管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標志著能源法制建設邁出了重要步伐,能源開發利用正在走向依法管理的軌道。   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能源發展取得很大成績,但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凸顯。這集中表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資源約束明顯,供需矛盾突出。我國能源資源總量雖然比較大,化石類能源探明儲量約7500億噸標準煤,但人均擁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煤炭。我國煤炭儲量豐富,但從中長期來看,要把儲量變成有效供給,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面臨“三大不足”的壓力:一是煤炭精查儲量不足。據測算,2010年前擬開工建設的煤礦項目缺精查儲量500多億噸,2011?2020年缺1200多億噸。二是生產能力不足。根據全國目前煤炭的生產能力,考慮部分礦井衰老報廢等因素,2020年前還需要新增煤炭生產能力10億噸,接近美國目前的產煤總量,這意味著我國還要新建百萬噸級的大型煤礦1000個左右。三是運輸能力不足。我國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但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這種資源稟賦與需求地理分布的失衡,決定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格局。按照10億噸新增煤炭的70%需要外運測算,2020年前需要再建7條億噸級鐵路線以及相應的港口。這些實現起來難度都是很大的。   石油。據最新全國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為212億噸,探明剩余可采儲量為25億噸,平均探明率為33%,處于勘探中期階段。目前,我國石油勘探難度不斷加大,新增儲量質量變差,經過努力做到穩產、小幅增長尚有可能,但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比如,我國大慶油田穩產高產持續了27年,從2002年起產量開始遞減,平均每年減少150萬噸。從分布情況來看,東部主要含油盆地已經進入勘探開發中后期。待發現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松遼、塔里木、準噶爾、鄂爾多斯等盆地和渤海海域。西部主要含油盆地和我國海域資源豐富,且探明程度低,處于勘探開發早期。據測算,即使考慮大力節能降耗、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可替代品等因素,2020年石油缺口仍將達2.5億噸。   天然氣。從整體上看,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潛力大,處于勘探早期階段,儲量產量將快速增長。塔里木盆地的庫車地區,鄂爾多斯盆地及周邊古生界,四川盆地川東、川西北地區和川西前陸盆地,柴達木盆地澀北和臺南地區,東海海域,鶯歌海、瓊東南等是今后勘探開發的重點區域。但是快速增長的天然氣生產難以滿足更快的需求增長。預計到2020年需要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3.4萬億立方米,這意味著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需要再翻一番。   此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雖然開發利用潛力較大,但面臨的制約因素也較多。比如,水電剩余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受自然條件和移民因素影響,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核電由于投資密集、建設周期長,新的核電能力短期內難以迅速增加。   與資源約束形成明顯對比的是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從近幾年的能源供需形勢看,能源消費總量越來越大,快速增長的能源供應仍趕不上更快增長的能源需求。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出現反彈,“十五”期間平均為1.05,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值。目前我國人均消費水平還很低,且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時期。國際經驗表明,這一階段正是能源消耗“倒U”型的上升階段。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能源供求矛盾將長期存在,特別是油氣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第二,能源技術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顯偏低。我國能源技術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與發展的要求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大型煤礦綜合采掘裝備、煤炭液化技術核心裝備需要引進,瓦斯抽取和利用技術落后,礦井生產系統裝備水平低。重大石油開采加工設備、特高壓輸電設備、先進的核電裝備還不能自主設計制造。氫能及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等技術研究開發不夠,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等技術的開發相對滯后,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術的應用還不廣泛。   技術的落后,制約了效率的提高。從總的能源效率看,按現行匯率計算,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左右,比美國、歐盟、日本和印度分別高2.4倍、4.6倍、8倍和0.3倍。尤其是這幾年,高耗能產業發展較快,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能源產出效率大大低于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我國的GDP按當年匯率計算為1.9萬億美元,約占全世界GDP的4.4%,為此消費煤炭20億噸,占世界消費總量的比重超過35%;消費原油3億噸,占世界消費總量的7.8%。以上比較,即使考慮匯價因素,我國能源效率低也是不爭的事實。從主要用能行業和耗能設備看,水泥綜合能耗高出國際先進水平23.6%,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高15.1%,火電供電煤耗高20.5%,機動車百公里油耗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國高10%,載貨汽車百噸公里油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倍以上。從能源開發過程看,資源浪費驚人。比如煤礦的綜合回采率,國際上一般為45%?60%,我國平均只有30%,小煤礦有的僅為10%?1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小煤礦產量由1978年的9500多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8.5億噸,在此期間,累計生產煤炭120億噸左右,消耗資源儲量約800億噸。按照正規開采方法計算,800億噸資源儲量可產出煤炭400億噸左右,這意味著用同樣的資源量,少產了近300億噸的煤炭,相當于改革開放以來全國煤炭的總產量。我國煤矸石綜合利用率也只有40%,全國累計堆放的煤矸石總量約38億噸,占地約11萬畝,而且每年仍以約2億噸的速度增加。每年還產生近億噸的粉煤灰,歷年積存量已有30多億噸,目前的綜合利用僅限于生產水泥、墻體材料或者鋪路、建壩等,大量物質沒有得到開發利用。   第三,能源結構尚不合理,環境承載壓力較大。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結構難以改變。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相比較,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呈現出迥然不同的結構特點:煤炭消費比重基本上與世界石油、天然氣消費比重相當,占60%?70%;而石油、天然氣消費比重與世界煤炭消費比重持平,只占20%?30%。盡管我國能源結構將不斷優化,煤炭比重會有所下降,但煤炭的主導地位在一定時期內難以改變。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比重仍可能超過55%。   相比油氣,煤炭對環境的影響大。煤礦地表沉陷、煤田自燃火災、矸石山自燃等所引發的植被破壞、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等現象比較嚴重,加之我國煤炭清潔利用水平低,原煤洗選率僅30%左右,比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低60個百分點,帶來的污染更為嚴重。在全國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中,由煤炭燃燒產生的分別占70%和90%。目前我國已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導致區域性的環境酸化,酸雨區已超過國土面積的40%。此外,煤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還會加重溫室效應。   第四,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利用境外油氣資源難度加大。我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不足,國內生產能力增長有限,需要更多地利用境外資源,但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非常復雜。有關資料顯示,全球剩余可開采的煤炭儲量為9845億噸,石油1427億噸,天然氣156萬億立方米。即使維持現有消費水平不變,化石能源總儲量也只能維持人類消費100年左右。在全球能源產量中,國際貿易量不到50%。目前開發環境和條件好的油氣資源大部分已被西方發達國家開發利用并控制,國際自由貿易量的比例更低,我國能源進口需求不可能無限制地得到滿足。我國石油進口運輸方式大多是遠距離、大運量,每年進口的石油約80%經過馬六甲海峽,現有遠洋船隊超大型油輪嚴重不足,約95%的進口石油依靠海外公司運輸。同時,能源資源是戰略資源,我國作為一個大國,過于依賴進口,不僅涉及供求格局和價格變化等問題,還涉及如何打破現有壟斷格局、運輸線路安全保障等極其復雜的國際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問題,處理不好或出現難以控制的動蕩,會危及我國的國家安全。   第五,石油儲備體系不健全,安全生產存在隱患。石油儲備在能源供應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紀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后,國際能源署要求包括西方七國在內的成員國,必須承擔相當于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的石油儲備義務。歐盟也要求其成員國承擔石油儲備義務。這些國家已經先后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石油儲備制度,而且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石油儲備剛剛起步,目前項目建設進展較為順利,但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石油儲備要達到儲備目標還需若干年,形成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和應急機制還任重道遠。   能源特別是煤炭安全生產形勢較為嚴峻。近年,市場需求旺盛,拉動煤炭產量快速增加,但有近1/3的產量缺乏安全保障條件,煤礦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去年全國發生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11起,今年的煤炭安全形勢也不容樂觀。油氣生產和管網仍存在潛在的事故風險。近年來,電力建設高速發展,在設備制造安裝、工程建設等方面潛存諸多隱患,可能帶來一些安全問題。美、加和莫斯科大停電事故,已經給我們敲響了電力建設和安全運行的警鐘。   第六,能源體制改革尚未到位,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煤炭企業機制轉換滯后,社會負擔沉重,企業競爭力不強,企業跨區經營的體制環境沒有完全形成,煤炭流通體制尚不完善,鐵路運輸體制改革、煤炭交易市場建設等配套改革滯后。建設適應WTO要求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市場體系,以及完善政府宏觀調控與監管體系等方面還有大量需要解決的問題。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也有待進一步落實。   同時,我國能源法律法規還不能適應能源發展與改革的需要,突出表現在:體現我國能源戰略、維護能源安全、銜接能源政策的基本法律尚不完備;能源安全和石油儲備等方面至今還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電力法》、《煤炭法》等一些法律法規及政策性文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有待進一步協調、修改或廢止。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我國能源資源尚有較大的潛力,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資源可利用程度加深,以及非常規能源的補充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們有能力、有辦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能源支撐問題。但是,我們也應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能源人均占有量比較低,保障程度不高;近期供求矛盾已經很大,未來資源瓶頸更為突出;千方百計緩解能源瓶頸約束,事關全局,刻不容緩。我們要從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保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子孫福祉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能源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化解我國能源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十一五”能源發展的主要措施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奮斗目標,今年人代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方向,提出了總體要求: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優化生產和消費結構,構筑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近年來,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研究編制了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煤炭、油氣、電力、新能源、節能等五個專項規劃,各專項規劃下面又編制了核電、風電、LNG(液化天然氣)、煤層氣、替代能源等子規劃。   根據中央的部署和“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節約優先,效率為本。這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對于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降低能耗的目標,不少人說,定得過高,很難實現。客觀地講,我國目前仍處在資源消費強度較高的時期,強化節能降耗措施見效需要一個過程,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確實比較大。但是,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堅持節能優先的方針,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根本上緩解能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要看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能源效率、能源強度、單位產品能耗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節能潛力不小。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節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節能作為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出路,擺在首要位置,切實下大力氣抓緊抓好,舍此沒有別的出路。   我們確定的節能工作的基本目標是:“十一五”期末單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年均節能率為4.4%。到2010年,初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節能法規標準體系、政策支持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   節能工作總的要求是: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結構調整,推進技術進步,加強法制建設,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宣傳教育,調動市場主體節約資源的積極性,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為確保“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實現,必須采取綜合的、更加有力的措施強化節能工作。   一是通過調整結構節能。節能不僅僅是微觀層次的問題,首先是宏觀層面的事情,即是國民經濟的結構問題。目前,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第二產業,低能耗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后、比重偏低。2005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剛過40%。OECD(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國家這一比重平均水平超過70%,其中,美國為75.3%。與我發展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分別為75.1%和51.2%。按照有關部門的測算,如果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比重相應降低一個百分點,那么萬元GDP能耗就可降低約1個百分點。從工業內部結構看,高能耗行業比重大,特別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業生產能力過剩,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業比重低。去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0.3%。按照目前的工業結構,如果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一個百分點,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比重相應下降一個百分點,那么萬元GDP能耗可再降低1.3個百分點。因此,解決節能問題,首先要調整結構,大力發展低耗能的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   二是通過技術進步節能。我們在這方面的潛力非常大。比如鍋爐。我國在用的中小鍋爐約50萬臺,實際運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5?20個百分點。這些中小鍋爐中90%都是燃煤鍋爐,年消耗煤炭4億噸左右,通過技術改造和完善管理等措施,僅燃煤鍋爐一項的節約潛力就有7000萬噸。又比如節能燈。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節能燈生產國,2005年節能燈產量達到17.6億只,占世界總產量的90%左右,但我國生產的節能燈國內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都出口了,出口量占到生產總量的70%以上。如果把現有的普通白熾燈全部更換成節能燈,全國一年可節電600多億度,相當于中部地區一個省的全年用電量。再比如電動機。我國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量大、面廣,而達到國家節能評價標準的只占市場銷售量的1%,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廣高效節能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力度,將市場份額提高到12%,每年就可節電100億度左右。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只要大家真正重視起來,總會找到節能的路子。一方面,要把節能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再創新,作為政府科技投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我們將利用國債資金和預算內資金,大力支持節能重點項目,優先扶持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解決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的示范項目,促進節能技術產業化。加快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通過節能技術的開發、示范和推廣,促進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的廣泛應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重點淘汰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電力等高耗能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裝備和產品,如水泥土窯、普通立窯,土法煉焦(含改良焦爐),2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和20噸以下煉鋼轉爐、電爐,單機容量5萬千瓦及以下常規小火電機組,以發電為主的燃油鍋爐及發電機組(5萬千瓦及以下),等等。   三是通過加強管理節能。目前,無論是在生產領域,還是在消費領域,節能管理都是薄弱環節,跑冒滴漏現象非常嚴重。比如,不少人沒有出門隨手關燈的習慣,長明燈經常見;很多單位的計算機整晚開著不關;大馬路、廣場上,華燈高照,浪費嚴重。加強節能管理,形成長效機制,非常必要,十分迫切。當前,急需抓好的工作是: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把“十一五”規劃確定的降低能耗的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個省區市。各地也將把GDP能耗降低目標進一步分解落實到各市、縣以及重點行業和企業,明確責任,全面推進。要加強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管理。抓緊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主要是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工程。加快推進節能技術改造,盡快形成穩定的節能能力。突出抓好1000家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明確節能目標和措施,采取政府主管部門與重點企業簽訂節能協議,通過公報、檢查、抽查、通報、交流等多種方式,對企業節能進行跟蹤、指導和監督。要完善能效標識管理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引導用戶和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型產品。   四是通過深化改革節能。要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進程,逐步形成有利于節約、能夠反映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要加大財稅政策對節能的支持。加快制定《節能產品目錄》,對生產和使用目錄中的產品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實施節能產品政府強制性采購政策,特別是將企業研發的首臺、首套節能產品優先納入政府采購目錄。   五是通過強化法治節能。要把實踐中、改革中形成的節能措施和有益經驗上升為法律,進一步完善節能法律法規體系和相關的標準體系。重點抓好《節約能源法》的修訂工作,明確執法主體,加大懲戒力度。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5%左右,而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如果通過健全并嚴格實施建筑節能,特別是墻體材料革新等方面的有關法規,使我們的建筑能耗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全社會的總能耗就可以再降低10%以上。為此,要嚴格執行強制性建筑節能標準,新建建筑要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四個直轄市和北方地區執行節能65%的標準。要制定和完善主要工業耗能設備、家用電器、照明器具、機動車等能效標準,組織修訂和完善主要耗能行業的節能設計規范。   六是通過全民參與節能。節能是事關全社會的大事,必須動員全社會參與。上海市算過一筆賬,如果夏天把空調溫度調高1度,全市480萬戶家庭可減少24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如果每天將白天不用的電器插頭全部拔掉,全市可再減少7.5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這兩年,我們倡導將夏天的空調溫度調高到26度,作用就很明顯,可以說,迎峰度夏工作順利完成,“軍功章”里面有它的一份。要增強公眾的能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節約文化,發揮政府機關的帶頭作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滴事情做起,使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自覺養成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油、每一方氣的良好習慣,成為一種生活風尚,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總之,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節約能源。節約能源,從本質上講,就是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加快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能源的消費模式,把我國建設成為節約型社會。   第二,立足國內,多元發展。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把能源供給主要寄托于國際市場是不現實、也是不安全的;同時,國內能源資源尚有較大的潛力,我們也有能力主要依靠國內解決我國的能源供給問題,把能源自給能力維持在合理水平。   一是有序發展煤炭。要堅持煤為基礎,高效清潔地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加快建設神東、陜北、黃隴等13個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和發展億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形成穩定可靠的商品煤炭供應基地。大力提升煤炭生產和設備制造技術水平,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積極推進煤炭資源的清潔利用和綜合利用,發展煤炭液化、氣化,鼓勵瓦斯抽采利用。   二是積極發展電力。以大型高效環保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火電。建設大型超超臨界電站和大型空冷電站,啟動整體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站工程。鼓勵發展一批大型坑口電站,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電機組。建設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黃河上游等水電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壩等大型水電站。積極推進核電建設,重點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逐步實現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的設計、制造、建設和運營自主化。加強核燃料資源勘查、開采、加工工藝改造以及核電關鍵技術開發。建設西電東送三大輸電通道和跨區域輸變電工程,加強區域、省級電網建設,同步發展輸配電網絡,繼續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完善城鄉配電網絡。   三是加快發展石油天然氣。加大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力度,重點開拓海域、主要油氣盆地和陸地油氣新區,開展煤層氣、油頁巖、油砂、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調查勘探。實行油氣并舉,穩定增加原油產量,提高天然氣產量。搞好東部老區挖潛,加大西部和海域新區開發力度。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準噶爾、鄂爾多斯、柴達木、四川盆地等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發展乙醇、二甲醚等替代石油燃料。加快油氣干線管網和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逐步完善全國油氣管線網絡,適時建設第二條西氣東輸管道及陸路進口油氣管道。   四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風能,促進風電規模化發展,建成30個10萬千瓦級以上的大型風電項目,在內蒙古、河北、江蘇等地區形成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支持發展秸稈、垃圾焚燒和垃圾填埋氣發電,建設一批秸稈和林木質電站,擴大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產能力,加強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地熱能和海洋能。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提高自主設計和制造水平。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目前的7%左右提高到16%左右。   第三,保障安全,保護環境。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基本要求。目前,人民群眾對能源特別是煤炭生產重特大事故頻發和環境污染問題意見較大,議論較多。對于能源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并多方采取措施,促進能源的安全發展和清潔發展。特別是為解決煤炭安全生產問題,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成立了“煤礦瓦斯防治部際協調領導小組”,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率有所降低,百萬噸死亡率從2002年的4.94下降到2005年的2.71。但受多種因素制約,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為此,我們還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的勢頭。   一是打好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使煤礦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較大幅度的減少。深入進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的清理工作。   二是多渠道增加煤礦安全投入。國家將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國有煤礦安全技術改造,地方和企業也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煤礦技術改造和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選擇和推廣瓦斯防治和利用先進適用技術。   三是加快制定煤炭開采瓦斯含量具體標準。   四是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提高煤礦干部職工素質,自覺遵守安全生產各項制度。   五是強化監督管理。健全煤礦安全工作體系,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安全執法。同時,建立能源安全生產應急機制,確保電網和油氣管網安全運行,防范電力和油氣生產安全事故。   面對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我國未來能源發展需要兼顧經濟性和清潔性的雙重要求,促進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要合理開發能源資源,規范開發秩序。做好礦區生態保護工作,對煤礦采空區、塌陷區及歷史形成的環境欠賬實行綜合治理。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積極鼓勵潔凈煤發電、核電、天然氣發電和新能源發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第四,對外合作,互利共贏。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我國市場優勢、經濟優勢、外交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參與世界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與合作。通過加強對外合作,提高把握國際市場變化的能力,提高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增加境外油氣資源供應的能力,建立多元、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保障,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我國能源安全。   應當指出的是,我們在開展國際能源合作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制造“中國能源威脅論”,說什么中國是國際能源市場的“掠食者”,中國無限制的能源資源“胃口”是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等等。這是違背客觀事實的,中國過去不曾、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對世界能源安全構成威脅。   首先,我國實行的是立足國內的方針,能源自給率始終處于較高水平。我們既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根據BP公司統計,2005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約占全球能源總產量的13.6%,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比OECD國家平均水平高20多個百分點。我們今后的能源供給潛力依然很大。   ——煤炭是中國能源的主體。我國煤炭地質理論資源量為5萬多億噸,保有儲量為1萬多億噸,探明剩余可開采儲量還有1200億噸。   ——水電資源豐富。經濟可開發水電資源約4億千瓦,目前只開發了1/4。   ——加快發展風電大有可為。有可開發利用的風能約10億千瓦,目前只開發0.13%。   ——太陽能利用條件良好。2/3的國土面積年日照時間在2200小時以上,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巨大。   ——生物質能源前景廣闊。每年可用于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1.5億噸標準煤,林業剩余物資源量約2億噸標準煤,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潛在種植面積可滿足年產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   其次,我國實行的是節約優先的方針,人均能源消費處于較低水平。2005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費,我國僅為1.18噸油當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4、日本的1/4、美國的1/7。我國人均石油消費量,2005年為0.242噸,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美國的1/13、日本的1/8。過去二十多年,我們以較低水平的能源消費支撐了較快的經濟增長。1978?2005年,一次能源消費年均增長5.16%,GDP年均增長9.6%。改革開放以來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超過10億噸標準煤,以能源消費翻一番支持了GDP翻兩番。今后,我們仍有很大的能源節約潛力,未來五年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將再降低20%左右。   再次,我國堅持的是互利共贏的對外合作原則,能源國際貿易與合作處于正常的經濟貿易合作范疇。2005年,石油凈進口為1.36億噸,約占世界貿易量的5.5%左右,而美國和日本石油凈進口分別為6.13億噸和2.53億噸,分別占世界貿易量的25%和10%左右,是中國的4.5倍和1.86倍。我國人均石油凈進口水平更低,2005年僅0.1噸,只相當于美國和日本的1/2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我們在進口能源的同時,還出口相當數量的能源。2005年,向國際市場凈出口了約4551萬噸煤炭和1276萬噸焦炭,其中焦炭出口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貿易量的60%左右。   最后,近年國際油價飆升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炒家惡意炒作。去年,我國石油凈進口是下降的,可國際原油價格仍不斷攀升,把國際油價上漲歸結為中國大量進口是毫無道理的、別有用心的。   第五,加快石油儲備,搞好運行調節。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應急保證。國內外對我國的石油儲備非常關注,不少人在打聽我們的進度。目前,我國已制定了石油儲備規劃,主要是“四個建立”:逐步建立能夠保障國內石油供應安全、應對石油突發事件、穩定石油市場的國家石油儲備體系;逐步建立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合理分工,儲備品種適應市場需要,石油生產、加工、銷售、進口和儲備密切銜接的運行機制;逐步建立健全石油儲備法律制度;逐步建立穩定的石油儲備資金來源保障體制。近期,要重點做好第一、二期石油儲備基地項目建設工作,加強項目組織協調,制定石油儲備實物收儲實施意見,開展企業儲備研究。   為保證能源運行安全,要高度重視煤電油運的協調,搞好供需銜接。今年雖是我國煤、電供需關系從全面緊張轉向基本平衡的過渡時期,但新老問題相互交織,深層次矛盾會進一步顯現。我們必須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對策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為了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的各項工作,5月底我們專門召開了2006年全國迎峰度夏電視電話會議,會上要求,及早動手,精心安排,強化引導,搞好協調,切實做到“四個確保”:確保居民生活用電,確保農業生產用電,確保醫院、學校、金融機構、交通樞紐、重點工程等重點單位正常用電,確保高科技等優勢企業的合理用電。同時,進一步抓好電力需求側管理,調整完善峰谷電價、豐枯電價、季節電價辦法,在有條件的地區研究制定可中斷電價、高可靠性電價等新的電價制度,堅持對高耗能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不動搖。根據電力體制改革的進程,及時在發電側實施推廣峰谷電價辦法。要認真汲取國際上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經驗教訓,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關預案,著力確保電網安全,提高安全可靠供電的能力。   第六,深化體制改革,加強法制建設。這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要通過深化改革,逐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能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把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落到實處。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深化油氣行業改革。強化能源管理,健全能源監管體系。   這里,我著重講一講能源價格改革問題。能源價格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理順能源價格,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價格上漲。當前,人們對油價、氣價、電價調整議論較多。客觀地講,我們人均資源特別是油氣資源擁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國際能源市場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從長期看,價格偏低不利于節約,不利于緩解能源的“瓶頸”制約,稀缺資源長期價格偏低,不符合市場規律。因此,相當一段時期內,國內能源價格會呈適度上升趨勢,大家要有這種思想準備,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當然,能源產品是基礎性產品,能源價格改革對其他產業特別是下游產業影響較大,煤電油氣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涉及面廣、影響大,在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時,要通盤考慮,科學論證,妥善處理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建立健全對低收入群體進行合理補償的機制,確保困難群眾的實際生活不因改革而受到影響。   能源價格改革要堅持“市場取向、政府調控,統籌兼顧、配套推進,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當前的重點是:完善石油、天然氣定價機制。逐步建立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又考慮國內市場供求、生產成本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建立健全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合理的利益調節機制、相關行業的價格聯動機制、對部分弱勢行業和弱勢群體適當補貼的機制等。積極推進電價改革。要區分自然壟斷與非壟斷環節,逐步建立起發電、售電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輸電、配電價格實行政府定價的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對高耗能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利用價格杠桿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研究建立科學的成本核算體系,全面反映煤炭資源成本、生產成本和環境成本;改進煤炭訂貨方式,推行長期交易合同;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煤電價格的良性互動。   與此同時,要大力推進能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工作規范化、法制化。加快《能源法》的研究起草,抓緊《石油天然氣法》、《國家石油儲備管理條例》研究起草的前期準備,做好《煤炭法》、《電力法》、《節能法》和《節約用電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   做好能源發展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也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齊心協力,扎實工作,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2022017721號-1  |  京B2-202243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玩弄丰满熟妇xxxxx性| 色吊丝中文字幕| 飘雪影视在线观看西瓜高清|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韩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 欧美 自拍 另类 日韩| 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片|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天堂2017无码| 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图片区小说区激情区偷拍区| 国产强奷伦奷片|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