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網3月10日電 “熱、冷、電”三聯供技術,又稱“分布式供能”。簡單地說,就是用天然氣發電,再用發電產生的余熱向大樓供熱或供冷。與單純的天然氣鍋爐相比,分布式供能的“精明”之處在于,把那些原本被浪費掉的余熱又重新“拾”了回來。
一幢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的大樓,憑借發電產生的余熱就能供應熱水。這樣的便宜,只因一次對能源的合理“分工”。上海市2005年度分布式供能示范項目———華夏賓館熱電聯供項目,昨天正式交付使用。通過對能源的層層利用,賓館一年可省240萬元。
這筆能源賬的奧秘,在于一種基于天然氣的“熱、冷、電”三聯供技術,又稱“分布式供能”。簡單地說,就是用天然氣發電,再用發電產生的余熱向大樓供熱或供冷。與單純的天然氣鍋爐相比,分布式供能的“精明”之處在于,把那些原本被浪費掉的余熱又重新“拾”了回來。
據項目承擔方、中國船舶重工集團 第711研究所旗下的上海齊耀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白天,賓館靠兩臺240千瓦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發電,這一過程產生的500℃煙氣在途經冷卻水箱時,把余熱傳給了冷卻水,55-70℃左右的熱水正好用來供給賓館的日常之需,這時,整座賓館仿佛一座游離于電網之外的獨立“能源島”;夜晚,賓館關閉發電機組,改用電價最低的“谷電”,既節約了電力成本,又實現了“削峰填谷”;萬一遇上停電,“熱、冷、電”聯供系統還能擔當備用電源,確保賓館運轉萬無一失。
該系統4個月的試運行表明,與單獨發電、供冷、供熱相比,采用分布式供能,賓館每天可節省900立方天然氣,一個月節省能源開支23萬元,預計三年即可收回成本。而若將原來的燃煤發電鍋爐直接換成天然氣鍋爐,賓館的能源成本將是原來的3倍。
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院長黃震教授表示,天然氣分布式供能不僅安全、低污染,而且能源利用率高,一旦推廣,可有效緩解本市季節性電力短缺。他告訴記者,常規燃煤電廠的能源利用率約為40%,其余60%大部分以散熱形式消失得無影無蹤。而分布式供能恰好能利用起這部分“溜走”的熱能,為用戶供熱或直接作用于空調,能源利用率一下子提升至80%-90%,特別適合于賓館、醫院、商場、浴場、學校等有大量熱需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