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
陳化田 郭春富 記者 張益龍
本報訊雙鴨山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循環經濟上大做文章,變廢渣、廢水、廢氣為寶,舞活了發展循環經濟“一條龍”,使企業贏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廢水、矸石“上崗”。煤炭企業在依靠礦產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廢物”,如何讓這些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歸位,雙鴨山礦業集團虹焱熱電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批準的一家發展循環經濟企業,也是綜合利用企業,多年來,已形成了廢棄物———電能、熱能———建材這樣一個循環經濟鏈條。充分用礦井產生的煤矸石、凈化礦井水和選煤廠選出的二號煤來發電。每年可使近100萬噸的巷道廢水在生產中實現了零排放,緩解了城市經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的矛盾。利用煤矸石和礦井水,每年發電量1.44億度,同時減少燃煤支出648萬元,創產值5300余萬元。今年,以董事長趙慶福、黨委書記沈霆為首的公司領導班子放眼長遠,又進行了增容擴建,使雙礦集團完成了循環經濟生產鏈上的第一環。
蒸汽“上網”。面對電廠冷卻塔上升騰起的滾滾氣浪,如何利用這一資源,使發電中的余熱成為商品,成了雙礦集團謀求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的第二環。早在2001年,雙礦集團就對矸石熱電廠(虹焱熱電公司的前身)進行技術改造,實現了熱電聯產。這一節能、環保、恒溫的供熱方式,減少了市區大氣污染和工業垃圾,市區因此拆除鍋爐房40個,拆除鍋爐45臺套,每年減少煙氣排放380余噸,不但使企業實現了產業的深化與發展,更使市區的天更藍、景更美。實現熱電聯產后,供熱面積已從2001年的32萬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07萬平方米,為雙礦集團每年實現經濟效益上億元。
粉煤灰“改行”。粉煤灰是雙礦集團虹焱熱電公司生產的廢棄物,由于儲灰場未能與企業主體工程同時興建,致使每年產生的10萬立方米粉煤灰露天存放,成為嚴重污染城市環境的污染源。于是,雙礦集團又在消滅粉煤灰上動起了腦筋,與中科院等多家科研單位聯合,引進并進行了“一爐兩用”粉煤灰綜合利用新技術,使粉煤灰搖身變成了生產水泥的原料,正在興建的粉煤灰水泥廠年可生產32.5號水泥14萬噸,砌筑水泥4萬噸,改性灰11.6萬噸,并具有備板、粉煤灰磚、枕木等產品的生產技術和能力。這一項目年消耗粉煤灰10萬噸,可節省運輸、占地、環保等費用700萬元,年利潤可達500萬元。
一個時期以來,雙鴨山礦業集團不斷創新,建成了礦井水復用工程,煤代油———水煤漿等工程,使循環經濟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