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中國人自古就覺得年輕人辦事不穩妥,不能委以重任??墒?,在哈爾濱鍋爐廠,有個人卻破了這個“慣例”,他就是24歲的高級工人技師———王學敏。
在2004年10月舉行的哈爾濱市第六屆青工崗位技能大賽中,王學敏奪得電焊工種第一名,被破格晉升為技師。兩個月后,在團中央主辦的東北地區青工崗位技能邀請賽上,王學敏又摘下了電焊工種的桂冠,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再次被破格晉升為高級技師。
1997年,初中畢業的王學敏到哈爾濱鍋爐廠技校報了名。記者問他:“憑你的勤奮,如果上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學,你不后悔嗎?”王學敏淡淡地一笑,說:“我當時就想早點參加工作,減輕家里的生活負擔?!?
技校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哈爾濱鍋爐廠水冷壁分廠工作。這個分廠論規模和生產能力在亞洲都是最大的,在這里工作,為王學敏日后能夠快速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王學敏的第一個師傅王祖盛是個“退修”師傅,所謂“退修”師傅,是指負責維修那些被返回廠家、需要重新檢修的不合格產品,也就是技術“大拿”。師傅“手法”高,王學敏從師傅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王學敏認為,最寶貴的收獲是學到了嚴格細致的工作作風。
每天,王學敏苦心鉆研電焊技術,早晨提前半個小時上班,下班時晚走兩個小時。期間,他又拜哈爾濱市焊接狀元許寧為師,于是,王學敏的管屏全位置對接焊口技術日臻“爐火純青”。
哈爾濱鍋爐廠主要為火力發電廠生產5萬千瓦時至100萬千瓦時的鍋爐,訂單上,所需產品大小不一,且每個產品都不重樣。每天,王學敏都要面對不同形狀、粗細不等的管屏對接焊口,間隙有大有小,采取的焊接方法也就因材各異。2003年,水冷壁分廠試制新產品納雍2號“W火焰”鍋爐,需要左右手輪流施焊。當時王學敏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焊接。為完成任務,他潛心鉆研,后來僅用4天時間就順利完成了98個焊口,合格率達99%。在第二次同種材料的焊接中,王學敏大膽改進焊接參數,不僅使生產周期縮短了一半,還使產品合格率提高到100%,創造了該類型產品的生產紀錄。成為高級技師后,王學敏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曾有多家企業欲高薪聘請他,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他說:“只有在國企這個大舞臺上,生鋼才能煉成精鋼?!?
現在,24歲的王學敏已成為哈爾濱鍋爐廠的技術帶頭人。他帶的第一個徒弟王景龍已成為能獨當一面的技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