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新疆葉城烈士陵園,一座新添的墳塋上,小草已經枯黃。可阿里高原千里邊防線上的連隊哨卡官兵,還在談論著他的名字——何曉強。
拜謁何曉強墓,尋覓他的足跡,歷時一個多月,跋涉坎坷山路,走訪邊防哨卡,記者聽到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
黨組織的溫暖,靠我們送到一線哨卡
阿里軍分區的鍋爐班,負責機關、人武部和邊防連隊數十臺鍋爐的搶修保養任務。分區駐地海拔4300多米,連隊哨卡分布在38萬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之間。鍋爐班班長何曉強經常給戰友們講,可別小看了咱們的工作,黨組織的溫暖靠我們送到一線哨卡!
這種自豪和責任,增強了他們服務連隊的意識。盡管艱苦,但他們在所不辭。2001年8月,何曉強前往445公里外的波林邊防連,在海拔5000余米的小孜達阪遭遇了一場暴風雨,車滑到了山邊的泥坑里出不來。何曉強鑽到車底下用肩扛,讓司機開。救車心切的何曉強,只顧用力抬車,沒想到車來回一擺,減震鋼板把他的臉劃了一個大口子,鮮血順脖子流了下來。何曉強顧不得那么多,只給臉上貼了幾塊創可貼,又鑽到了車底下。一路走一路抬,走了兩天,才到波林邊防連。
邊防的路實在難走,有時候可以說是生死挑戰,但在何曉強的眼里,這是對戰友感情,對黨是否忠誠的考驗。2002年7月,何曉強到600公里外的什布奇邊防連檢修鍋爐。在葛爾貢澗溝里,河水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何曉強把背包帶綁到腰上,讓其他人在岸上拽住,慢慢往河心走,水一點一點淹到了他的胸口,突然,一股急流把他沖倒了,戰士們趕緊拉背包帶,才把他的頭拉出水面。他站起來繼續探路,終于找到了一條大車能過去的路。刺骨的雪水讓何曉強不停地打顫,但卻沒有讓他退縮,他一次又一次下河探路,連續過了13條大河。車到底雅鄉的時候,洪水沖毀了道路,還有8公里路無法行車。有人說,車和設備過不去,就不要勉強了,來年再說吧,否則,出了事誰都不好交代。何曉強堅定地說,路雖然斷了,但我們不過去修好鍋爐,戰友們就要受凍,甚至出現高原反應,到時候用直升飛機搶救恐怕都來不及。
說罷,何曉強背起最重的臺鉗就走。接應的連隊官兵趕到后,把其它設備也背上了。一邊是山,一邊是百米深的河道,走在陡峭的半山腰里,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危險。給連隊運送物資的犛牛,就有兩頭掉下去。當地群眾把這里叫“死亡之谷”。何曉強在懸崖上吃力地挪動腳步,幾次腳下打滑,險些墜落懸崖。經過4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到連隊后,卸下40多公斤重的臺鉗,何曉強累得坐在地上硬是站不起來,但他還是讓戰友攙扶著,堅持走進了鍋爐房,檢修設備。暖氣不熱,何曉強鑿水泥牆、更換管道。忙到夜里12點,他又讓鍋爐工休息,自己燒鍋爐調試暖氣溫度,蹲在鍋爐房看火勢、看壓力表,然后把保持暖氣恒溫的注意事項,一一寫在紙上,第二天交給了連長。
我們對官兵的感情,標示在連隊的溫度計上
何曉強對鍋爐的鐘情,到了癡迷的程度。當不少人熱衷于學習地方時髦專業的時候,他卻買了許多與鍋爐有關的書籍進行研讀,并寫下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班里的新戰士問他,是不是將來退伍了準備還燒鍋爐?何曉強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力氣活,在邊防連隊的溫度計上,標示著咱們的供暖溫度,也標示著咱們對官兵的感情溫度,更標示著咱們對組織的忠誠溫度!
去年正月初六,且坎邊防連的暖氣不熱,何曉強前去搶修。本來,他們簡單檢修一下暖氣可以湊合熱的,但何曉強堅決要把連隊鍋爐的安全隱患消除,便提出“更換管道、重新布設管線、把氣暖變成水暖”的方案,這樣一來至少需要半個月。這時有人對他說,大過年的,犯不上這么大折騰;要大修也得分區請地方施工隊干,何必咱們吃苦受罪又擔風險呢?何曉強說,鍋爐的毛病拖不起,越拖安全隱患越大,咱們不能拿戰士的生命開玩笑啊!
施工開始了,何曉強帶著大家通宵達旦趕進度。在海拔4500米的哨卡房頂上,人穿著皮大衣手腳都凍得失去知覺,何曉強頂著嚴寒在水泥板上打管道眼。第一個眼打了數小時,后來在戰士們的幫助下,何曉強打了18個眼,兩手震出了血,把棉手套都染紅了。焊接管道時,因為空中作業拿面罩不方便,何曉強只好戴上眼鏡作業,管道焊接好了,何曉強的眼睛卻被嚴重灼傷,兩眼腫得睜不開,一見光亮就流淚。但經過何曉強改造的“并聯式”供暖管線,大大提高了過去“串聯式”供暖管線的取暖效果,而且降低了安全隱患,還節約經費9000余元。何曉強利用同樣的原理,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連隊洗澡堂房頂裝蓄水箱,改造供水管線,使原來燒1天才能勉強供熱水的鍋爐,不到15分鐘就可以集中供熱水,解決了洗澡難問題。
何曉強每到哨卡,不僅用熱情,而且用技術和作風溫暖著官兵。他說,真正的黨員是一顆燃燒的太陽,他的作用越大,越溫暖人心。2003年10月,何曉強和分區發電房班長焦浩珍,到240公里外的斯潘古爾邊防連檢修設施。他們頂風冒雪,朝發夕至,晚上8點到連隊,沒有喘息就干開了。由于水箱低,自動循環不好,何曉強找來舊油桶制作水箱,在海拔4300米的房頂上焊接口,兩三個人給他當下手,一個個凍得堅持不住了,就到房子里烤一會火再上來,而何曉強一直沒有下去,他說早點干完戰士就少些挨凍。他焊完水箱又給管道套絲,天黑了打手電繼續干,到吃晚飯時他的手僵硬得連筷子都拿不住。戰士們把何曉強拉到火爐邊烤火暖手,可何曉強聽連長說,15公里外的前哨班暖氣還不熱時,當即提出連夜過去檢修。大家說,還是明天去吧。何曉強說,如果今晚出了安全問題呢?何曉強的背影遠去了,可全連官兵既十分心疼,又由衷敬佩!
讓燃燒的生命溫暖雪域高原
何曉強對工作的執著,折服了官兵,也贏得了信任。分區上下,水暖設施不管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不管是什么時候出了問題,不管是什么人打來電話,他都能做到有求必應,爭分奪秒。去年5月,何曉強新婚妻子來隊度蜜月。一天晚上12點多,分區自來水管道破裂了,已經熟睡的何曉強,接到哨兵的電話,立即爬起來就往外跑。自來水管道埋的比較深,挖掘機一邊挖,水泵一邊抽,漏水還溢滿了坑,不一會兒,塌方的泥土把水泵埋住了,施工頓時受阻。有的說,鍋爐班人員少,干這種活是杯水車薪,主張第二天請地方施工隊來干。何曉強卻說,我們后勤分隊能干的活,為什么要花錢請地方人員?耽誤一晚上浪費了水電不說,明天機關和部隊不能按時供水,那是我們失職!說完,他第一個跳進水里排除故障,一米八幾的個頭,到了水坑里光露出一個頭。夜里的冰水像針扎骨頭一樣,讓他一直趔趔趄趄。他用腳摸到了水泵,但淤泥不好清理,剛想彎腰手腳并用,水又擋住了臉。情急之中,何曉強深吸一口氣,一個猛子頭進了水里,用雙手挖堵塞水泵的泥巴,一次不行,頭出水面換口氣再來。何曉強多次扎進水里,泡了20多分鐘,才把堵塞5個水泵的淤泥清除了。看到水泵重新抽水,一身污泥濁水的何曉強才回家。新婚妻子張靜看到剛剛從被窩里跑掉的新郎,轉眼渾身泥漿、面目全非,一下子難受得哭了,她傷心地說:“何曉強,咱們不干了,離開這里回家吧!”何曉強卻笑著說:“分區機關和部隊都停水了,我是鍋爐班班長,不把自來水管道搶修好,咱們也不能安心度蜜月啊。”何曉強安慰了妻子,披了一件皮大衣,又回到了現場焊接管道。直到天亮,妻子把早飯送到工地,何曉強還沒有干完活。
像燃燒生命一樣,何曉強用超負荷的工作透支健康。他在燒鍋爐8年的時間里,因勞累過度和環境缺氧患了心臟病,醫生建議他離開高原,可他面對組織怎么也張不開嘴。他在日記中寫到,我從一個打工仔成為一名光榮的邊防軍人,是阿里高原讓我實現了理想,是黨組織點燃了我人生的希望!我的生命注定要在這里燃燒!我要把阿里變成戰友們溫暖的高原!
從此,何曉強的付出就更多了。2003年11月,分區禮堂暖氣管道堵塞了,何曉強連夜搶修。在滴水成冰的夜晚,要挖開被凍土密封的進水管。一鎬頭下去,地上只有一個小白點,有人提出把教育課推遲幾天,把管道維修好了再上課。可何曉強說,鍋爐班再苦再累,都不能耽誤部隊上課,否則要我們這些人干什么?于是,他堅持繼續挖坑,從晚上7點到10點,把凍土挖下去1米多深,他自己一個人鑽進坑里邊挖邊用噴燈烤管道,排除了故障,前后用了6個多小時,等禮堂供暖正常時,他累得癱倒在地動不了了。2001年正月初一凌晨5點,辦公樓鍋爐出水管道破裂了,八九十攝氏度的高溫水柱噴得人不敢靠近,何曉強在手臉被燙傷的情況下,一個人用電焊機把漏水處一點一點焊好了。
去年9月5日,他在分區家屬院檢修供暖設施時,連續工作了5天,而且天天晚上加班至深夜。9月10日,何曉強終因勞累過度,暈倒在施工現場,官兵們把他送到分區衛生所搶救,后來直升機又把他送到了山下的中心醫院緊急搶救,但因病情急劇惡化,腦部大面積出血無法救治,于9月12日獻出了年僅25歲的生命。
隨即,南疆軍區黨委作出《關于開展向何曉強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并為其追記一等功。
為國戍邊守高原,赤膽忠心撼邊關。烈士陵園門匾上的話,給何曉強做了最好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