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業評論》
近日,從西安市節約用煤辦公室獲悉,在煤源緊缺、煤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該市年節約原煤已達到了10.5萬噸,折合標準煤7.5萬噸。按每噸原煤300元計算,年節約資金近3150萬元。
然而,面對取得的成績,市節煤辦的同志并不樂觀。據他們介紹,我國的煤炭消費占到能源總消費的70.69%,人均占有煤炭卻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5%,節煤任務十分艱巨。但浪費現象屢見不鮮。該市每年消耗的1004.45萬噸煤炭中,節煤潛力應當還有20%。
這意味著只要挖潛,該市每年的耗煤量可再節約200.8萬噸。按每噸煤300元現價計算,年可節約資金約6億元。那么,浪費現象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巨大的節能潛力該向誰要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運行鍋爐用煤與設計煤種不符導致用煤量增加。
以煤為主要能源,產生蒸汽和熱水的鍋爐,是該市絕大多數耗能單位的主要動力設備和熱力設備,也是重點耗能設備。由于每一種鍋爐都是根據一定的適用煤種來設計的,如鍋爐運行時使用的煤種與設計煤種不符,便會使燃燒不正常,嚴重時還會使鍋爐的熱效率明顯降低,大大增加鍋爐的耗煤量。為了保證鍋爐用煤質量,有一些單位嚴格把關,如西安精美紙業公司進煤實行每車審驗,并由專職化驗人員當面抽樣化驗,僅去年拒收劣質煤800噸以上,減扣次煤600噸以上。但也有一些未經過節能培訓的私企老板,錯誤地認為只要購回的煤能燒就行了,鍋爐用煤的煤源混雜,質量不一,致使因煤種不符造成的浪費大量存在。
——90%舊鍋爐未進行技術改造加大了爐渣含炭量。
據介紹,該市現有的1000多臺鍋爐中,1997年以前出廠的約占80%。因這些鍋爐多是傳統給煤方式,通風不利,燃燒不充分,爐渣含炭量高,熱效率較低。1997年該市引進外地分層給煤先進技術,爐渣含炭量和鍋爐熱效率大幅提高。如對舊的鍋爐進行技術改造,節煤率可達10%。但一些企業,尤其是煤炭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小的企業和一些民營企業,寧可借錢買煤,也不愿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目前該市經過技術改造的舊鍋爐不足10%,采用循環流化床等節能新設備的更少。
——司爐工節能培訓在多數非公企業遭遇阻力。
西安市閻良區某航空企業在員工的技術比武中發現,僅僅因為司爐工應用節煤技術的能力不同,每噸水升高1度的耗煤量,多的用0.672公斤,少的只用0.357公斤。這意味著,只要司爐工掌握了節煤技術,該企業制備1噸熱水的耗煤量就可節省0.315公斤。也正因此,組織司爐工參加節能培訓,是《節能法》對用能單位的基本要求。但據介紹,《節能法》實施7年多了,截至目前,該市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司爐工基本上都參加了節能培訓,走在了我省乃至全國的前列。非公有制企業的司爐工參加節能培訓者卻僅占25%。記者在紅光造紙廠看到,市節能辦動員該廠讓司爐工參加節能培訓,拿到節能上崗證再上崗。該廠負責節能工作的人竟問:“什么是節能上崗證?”
——節能管理機制在一些企業尚不健全。
今年頭8個月,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在發電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供熱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1.6%的情況下,節煤52954噸,節約資金1112萬元。這主要得益于該廠建立了由主管領導牽頭,公司、分場、班組三級把關的節能管理體系,從采購、配煤、指標測算等多環節挖掘了節煤潛力。但據介紹,這種三級能源管理體系在一些耗能大的國企較好地發揮了作用,但在一些企業形同虛設,一些非公企業連這樣的機構也沒有。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人的節能意識淡漠,認為國家煤的儲量有多少與己無關,只要眼下市場有煤賣,不影響生產、經營就行了,反正煤在成本中占的比例不大。其次,缺乏配套的制約手段,是節煤工作落實難的重要原因。199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是政府實施節煤管理的唯一法律依據。其中明確規定,對落后的耗能過高的用能產品和設備要進行淘汰,未經節能培訓的人員不得在耗能設備操作崗位上工作等。但因缺乏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和制約手段,很難落在實處。加之多數管理部門對節能工作的考核都是軟指標,未能引起基層的足夠重視,節煤工作難以奏效。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又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國家應盡快出臺與《節能法》相匹配的實施細則,使基層查處違反《節能法》的行為時有法可依。社會各界應大力宣傳節約用煤對保護資源,降耗增效,改善環境的重大意義。為確保節能工作落在實處,政府還應順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建立適合不同所有制企業特點的制約力強的管理體制,采取強化考核指標等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用能單位加大技改投入,強化用能管理,把各個環節的節能降耗落在實處。每個用能單位都應從保護社會資源,造福子孫后代的大局著眼,把節煤看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千方百計挖掘節煤潛力,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貢獻。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