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讓白牧場,光伏板遍布于廣袤天地間,宛若一片鑲嵌在草場中的藍色湖泊。這就是木里縣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四川涼山立洲水電站“水光互補”讓白光伏項目。10月16日,該項目全面并網發電。
該項目由華電(木里)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中建二局承建,總占地面積199公頃,未來25年的年均發電量將達約1.7793億千瓦時,相當于6萬個家庭1年的用電量,預計每年可節約煤炭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7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水光互補’是高原光伏電站較為高效的一種模式。”中建二局項目經理于忠衛介紹。高原區域氣候多變,長時間的雨雪天氣讓光伏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等問題更加凸顯,給當地光伏發電穩定輸出帶來困擾。木里縣地處高原,不僅日照充足,水資源也十分充沛,“水光互補”發電模式有效解決了光伏發電“靠天吃飯”難題。但在這樣的高原山區,讓一座光伏電站拔地而起絕非易事。一方面要顧及敏感的生態環境,預留充足空間供植被生長;另一方面要考慮多變的高原氣候,光伏組件要具有較好的抗風、抗雪能力。“經過考量,我們最終將光伏組件的離地高度設置為1.5米,以減輕風壓和雪壓對光伏組件的傾覆風險,確保在高寒環境中光伏發電的穩定性,同時便于后期維護?!比A電(木里)項目負責人祁俊豐說。為保證最大限度利用空間,項目團隊采用峰值功率580瓦的N型光伏板,使單位面積裝機容量提升15%以上。項目所處地形復雜,光伏場區的布置區域中,30度以下坡地占比89.1%,40度以下坡地占比高達98.35%。在不良地形的高邊坡條件下,項目施工難度極大。面對高難度施工環境,建設團隊改進沖擊鉆打樁機設計,突破高海拔、高邊坡打樁技術瓶頸,并獲得“一種用于高邊坡的光伏樁基打樁設備”專利。建設團隊還采用模塊化超集成預裝式變電站,這種變電站設備集成化高,建設更加靈活,運行更加可靠。“此外,我們通過采用無人機和智能巡檢系統,極大提升了后期運維效率?!逼羁∝S介紹。在場區外部,無人機可精準制定巡視路線,自動生成巡檢結果,快速定位有異常的光伏板或問題設備;在升壓站內,有全方位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巡視,每一處細微異常都逃不過系統的“火眼金睛”。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