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船精神”到“四千精神”,再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先”和“實”是浙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密碼。今年以來,我們激昂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兩個示范”建設新征程上揚帆起航。奮進正當時,今天,浙電e家推出「勇立潮頭·奮進時」臺州篇系列報道,看山海之城“風光無限”向綠而行。
“臺州地闊海冥冥,云水長和島嶼青。”杜甫用詩句描摹出一幅“山海水城”的秀美畫卷。浙江臺州,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之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的重要節點。長久以來,這里高度發達的民營經濟和糯嘰嘰的美食天堂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卻也因此忽略了它迷人的風光和人文。
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這座位于東海之濱的城市充分發揮山海稟賦優勢,走出一條由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換、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身處山海水城、制造之都,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充分發揮清潔能源資源優勢,助力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和消經歷了兩場對浙江有驚無險的臺風,9月20日,位于臺州玉環市海域的玉環2號海上風電場陸上計量站工頻設備重啟進度,進行電氣設備安裝,進入沖刺階段,預計下個月開始海纜敷設工程。該項目是浙江省2024年度重點建設工程,建成投產后,年均發電量17億千瓦時,相應可節省標煤5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3.9萬噸。
“十四五”期間,浙江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實施“風光倍增計劃”,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36%以上。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風電、光伏總裝機已達到4498萬千瓦,進度超前。
這其中,海上風電出力不小。而浙江臺州總裝機容量508兆瓦的玉環2號海上風電項目可能會是決定計劃提前實現的一個關鍵要素。項目選址于此,便是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海域資源。
臺州可以說是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微縮版,雖然沒有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但海岸線漫長,風電、光電、水電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已基本形成了以火電、核電為主,水電為輔的能源格局。
“雙碳”目標提出四年,隨著我國清潔低碳化進展不斷加快,臺州深挖可再生能源潛力,抽水蓄能發電配套,風電、光伏發電、潮汐發電等清潔能源百花齊放:浙江溫嶺潮光互補智能電站、華能玉環1號海上風電場、中核三門200兆瓦灘涂光伏等項目相繼投運、并網發電。眼下,玉環2號海上風電場進度順利推進,裝機容量各50萬千瓦的溫嶺1號、2號海上風電項目又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
“十四五”期間,臺州新增規劃建設的風、光裝機容量居全省前列,是浙江清潔能源增長的主力軍之一。用直觀的數據呈現:今年臺州市能源生產供應總量551.3萬噸標煤,本地包含9種能源發電類型,清潔能源占比56%,其中水核風光等清潔能源供應149萬噸標煤,這座海濱城市正逐漸展示自己的清潔能源供應優勢。
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消納需求自然大幅增加。作為地方重要的能源央企,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充分考慮到東部海上風電、灘涂光伏等新能源接入需求,早做新能源與電網協同發展準備,謀點布局超60座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規劃數量較“十四五”翻一番。電網重點項目攻堅建設緊隨其上,500千伏濱海輸變電、220千伏翼龍變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全力保障三門核電Ⅱ期、天臺抽蓄等新增大電源接入需求。
但就像大部分人所擔憂的那樣,新能源的供應沒有規律可循,為了平滑其不確定性,部分地區正嘗試“以儲定新”的模式,按照新建新能源項目裝機的一定比例配置儲能規模。
對此,臺州成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級政企合資的新能源公司——臺州市國宏新能源有限公司,重點開展光伏、儲能等投資建設,促進新能源安全穩定消納和儲能產業發展。當前,由臺州市國宏新能源有限公司承辦的臺州三門電網側儲能電站示范項目配套送出工程進入大規模立塔、架線施工階段,預計11月完成送電。該項目建成以后,將成為臺州電網的一個“巨型充電寶”,發揮削峰填谷的作用,每年可以增加全市電網綠色能源消納6000萬度,可以滿足4萬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萬噸。
風光賦能
探索鄉村能源轉型最優解
水核風光等清潔能源并入電網后,將與其他電源共同為社會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如果問綠電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最直觀的體現,還在鄉村。
秋收時節,在黃巖西部的高山田野間,光伏板鋪設在高山園地、山塘、山道、裸巖等區域上層空間,板下瓜果垂枝,綠意盎然,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別小看這些光伏板,這是國內首個全國產化技術重力儲能項目——300兆瓦高山農光互補項目與黃巖上鄭鄉的首次“觸電”。該項目總投資13.7億元,建成后預估年發電量約3.3億度,年產值約1.5億元。
“上鄭鄉300兆瓦高山農光互補項目的落地,意味著黃巖西部山區低碳共富綠色發展項目的先行試驗段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黃巖區上鄭鄉黨委書記葛文彪介紹。2021年,浙江首家“共富工坊”在臺州黃巖西部山區落地,歷經數年發展,黃巖區已建成共富工坊225家,幫助4822位村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共發放工資總額7316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645萬元。
在此基礎上,國網臺州供電公司與黃巖區225家共富工坊結對,進一步推動這些共富工坊向綠色低碳轉型,借“光”生“金”。這次高山農光互補項目的落地實施,意味著共富工坊的“錢袋子”又將錦上添花——光伏“牽手”農業,帶來“一地四金”,分別是利用光伏板發電收獲的電金、村集體收獲的土地租金和項目分紅、村民們種植農業作物的“板下”金。
光伏可不只是農業的“工作搭子”,它還適配各種場景,是一張人見人愛的“陽光存折”。位于仙居縣皤灘鄉的湯坎頭生態漁場在規劃建設之初,因為用電量大,國網仙居縣供電公司為其專門定制了魚菜共生養殖+光伏布局,通過“漁光互補”的養殖模式,湯坎頭生態漁場年可發電408萬度,收益204萬元,光伏電站可持續收益25年。
說了山海之城的山,再來看看海。臺州的海上風電同樣規模可觀。在位于東海之畔的大陳島,黃魚養殖是島上的特色產業,但早年,海島上海水養殖僅靠一臺老舊的柴油發電機,不僅耗電大,海洋生態環境也受影響。直到海上風電開啟了大陳島綠色、低碳的新紀元。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在大陳島投運了世界首個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實現了海島低頻風機直接并入陸上主網,構建了陸地-海島-海風互聯系統,推動大陳島的綠色風電跨越山海,島上的黃魚養殖自此告別柴油發電歷史,用上了澎湃的綠色風電。以廣源漁業黃魚養殖基地為例,經過水產增氧、水循環、水產品生產、加工、冷藏、運輸等環節“一站式”電能替代改造后,這座“零碳漁場”每年增產黃魚約300噸,提升經濟效益28.6%,減少碳排放50噸。
值得一提的是,大陳島柔性低頻輸電示范工程的成功投運,為玉環2號海上風電項目應用柔性低頻技術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走向遠海,低頻風電技術成為焦點。
推進城市建設低碳轉型
清潔能源對城市的作用有哪些?
過去,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大多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隨著能源緊缺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升,高污染、高排放的生產車間已然成為過去。國網臺州供電公司打造的能效提升典型服務模式對此亦有貢獻,其在機械行業落地省內最大規模空壓機能效提升項目,每年可幫助企業降低30%以上能耗,并逐步在全市500余家空壓機企業推廣應用。
對普通市民而言,清潔能源與城市發展的碰撞,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當屬交通出行。調查顯示,目前交通領域碳排放在全社會碳排放總量中的占比約為10%,而以汽車為主體的道路交通碳排放在交通碳排放中的占比約為80%。
在此情景下,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帶起交通出行領域一場低碳環保的“綠色潮流”,儼然背負了更多使命。今年以來,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加大新能源汽車服務力度,完成“整體加裝”小區改造14個、覆蓋車位2000余個,最讓群眾擔心的“充電焦慮”,也在大街小巷乃至鄉村田野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充電樁落地后趨于平息。
臺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進入了爆發式擴張階段,這里擁有6家整車制造及60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已初步形成“整車—龍頭零部件—中小零部件”協同發展的雁形方陣,但這個新興行業,仍大量存在著生產端企業用能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挑戰。
為此,國網臺州供電公司在打造的臺州市能源大數據中心及時上線運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字服務平臺。該平臺匯集了400套上市與非上市車企生產用能數據、銷售數據以及各區域充電設施數據。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字服務平臺的“生產端”功能板塊,匯集了全市6000多家企業的用電量、能耗總量、碳排放量、產值信息等功能,對產業鏈綠電使用情況、新能源建設水平、國家綠色制造企業數量等信息實行全面監測分析。
浙江銘島鋁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以輪轂為主的汽車配件,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字服務平臺計算,該企業生產用能成本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0%,被標識為用能優化潛力企業。采用了國網臺州供電公司為其量身定制的“平臺+光伏”標準化節能改造服務后,該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每年發電量可達3524萬千瓦時,設備運維成本由21萬降至10萬元每臺,年均節約用能成本達300余萬元。
“通過對車企電價數據、電量數據、損耗數據等數據信息進行實時監測,深挖數據價值,我們標識出具有用電優化與節能改造的潛力企業,形成企業潛力服務清單。”國網臺州供電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經與銘島鋁業、愛信宏達、富杰德等規上企業簽訂了綜合能源服務協議,累計為車企推送3922份“電費賬單”,減少標準煤消耗10.17萬噸,累計減排二氧化碳36.27萬噸,助力新能源車企節約用能成本9930萬元。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