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昆明市提出的工業發展目標為: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同時,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標準,今年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要達80%以上。但是早在“十一五”期間,一場“藍天攻堅戰”就早已在昆明拉開序幕。
工業發展與環保兩不誤
2008年2月,位于昆明北郊的老昆明機床廠拆除了一臺5噸沖天爐和一臺2噸沖天爐,并新建一臺10噸沖天爐。此前,前兩臺沖天爐年排放二氧化硫22.27噸,新建的沖天爐通過配套安裝除塵脫硫設施,實現減排二氧化硫10余噸。
通過將污染企業列入監控“黑名單”,與工業企業簽訂環保責任狀,安排環保專項基金,加大全城禁煤力度,治理和淘汰污染企業,對機動車進行環保標志管理,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和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昆明的天空更加蔚藍。
2012年,昆明市經濟總量躍上3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4%以上。回顧昆明GDP跨越的三大臺階,2005年突破1000億元,2010年突破2000億元,2012年突破3000億元。GDP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用了5年時間;而從2000億元到3000億元,只用了2年時間。對此,經濟專家分析,昆明能在2012年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取得這么好的發展成績,各產業也保持了相當高速的增長態勢,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成效。2012年,全市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378.48億元,同比增長16.1%。而三大產業中,工業增速是最快,成為昆明跨越式發展的發動機。
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春城仍然是內陸省會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
“藍天攻堅戰”成效顯著
昆明市環保局監測處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昆明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了100%,優級天數逐年上升。2006年至2010年,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持續保持100%,優級天數從18天分別上升到56天、88天、105天和116天。2011年,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持續保持100%,主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級天數上升為117天。
今年1月1日至5月12日,按照新標準進行空氣質量評價后,昆明主城區空氣質量較之全國其他城市的排名同樣靠前。主城空氣質量達標率為88.64%,其中優14天,良103天,輕度污染15天,主要污染物為PM10和PM2.5,而輕微污染的主要來源是城市揚塵、汽車尾氣、生活能源消耗等。
“十一五”以來,“藍天攻堅戰”中,全市實施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守住了昆明的一方藍天。
全市共完成129個廢氣治理工程減排項目,突出抓好了火電、鋼鐵、水泥、冶煉、化工等行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工程。目前,全市10萬千瓦以上火電企業全部完成脫硫設施建設并一直保持穩定運行。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在已全面建成燒結脫硫項目的同時,還在不斷改造提升脫硫效率。隨著新型干法水泥窯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和脫銷工程建設的全面推進,云南國資水泥富民有限公司SNCR脫銷項目成為了全省首個脫硝開工項目。云南國資水泥富民有限公司和拉法基瑞安(東駿)水泥公司均已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煙氣脫硝工程。
目前,全市124臺4噸/小時以上鍋爐及194座工業窯爐的廢氣排放口實現污染物排放監控;煙塵控制區面積達到10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2.6%;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日處理能力達到30噸/天。
產業調結構 節能降耗先
長期以來,昆明市堅持把節能降耗作為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統籌處理節能降耗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始終把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作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抓好抓實。先后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產能和生產線。2012年,昆明市超額完成省政府要求的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
昆明市作為在西南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安檢與環檢全覆蓋的城市,嚴格實施了機動車排放污染物環保標志管理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如今,全市17家機動車安檢站共建成57條簡易工況法環保檢測線,并嚴格實行《昆明市高污染車限行管理辦法》,從2012年7月起,對排氣污染的黃標車采取區域限行措施,并逐年擴大限行區域。
市環保局總量處處長鄧蕓介紹,為確保各項減排制度的落實,環保局每年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年度《環境監測工作實施方案》和《總量減排監察方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監測和監察,目的是確保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重點減排設施正常運行,并對新建成的減排工程項目進行定期督促檢查。
為了健全監測體系,環保局還成立了市環境監控中心,強化對重點監控企業排污行為的在線實時監控,切實遏制違法排污行為。
聲明:鍋爐信息網圖片及新聞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