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水平的顯著提高,煙氣脫硫、脫硝已迫切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
“十一五”規劃將“節能減排”列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要求確保在2010年將我國的SO2排放量降低10%。如今,“十一五”已經接近尾聲,脫硫建設進入了高峰期;在煙氣脫硝方面,也已進入大規模工業示范階段,全國累計已有數十個脫硝項目在建設過程中——
打破壟斷 脫硫建設躍上新臺階
今年6月,對于我國脫硫行業來說可謂是喜事連連——
11日,經過168小時調試運行,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公司世界首創的“零脫硫”系統正式投運。“零能耗脫硫”項目是指利用煙氣脫硫系統特點,增設特殊的“煙氣/凝結水”換熱系統,回收鍋爐排煙熱量,增加機組發電量來彌補脫硫系統的廠用電耗,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14日,廣東省首臺百萬千瓦超臨界節能環保型機組——華能海門電廠1號機組成功并入南方電網。據悉,這是世界上首例采用海水脫硫的百萬千瓦機組,其污水處理率達100%。
如今,“我國的煙氣脫硫行業已具備建設大規模火電脫硫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及總承包的能力,打破了由國外廠商壟斷國內大型火電脫硫工程的局面,脫硫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鍋爐爐窯脫硫除塵委員會秘書長楊明珍說。
目前,我國應用的煙氣脫硫工藝有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循環流化床、海水脫硫法等十多種。其中,石灰石-石膏濕法在已經簽訂合同、在建和投運的火電廠煙氣脫硫項目中所占比重達90%以上,材料國產化率達到90%左右,部分工程超過95%,其它工藝技術的設備國產化率也大于90%。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實踐,我國的脫硫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些脫硫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工程造價也大幅降低。脫硫成本原來用國外的技術裝備是1000多元/千瓦,現已降到200元/千瓦左右甚至更低。截至2008年底,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裝機容量超過3.79億千瓦,約占煤電裝機總量的66%,成為世界上脫硫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
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適應我國火電機組不同情況的脫硫技術得到全面發展,一些脫硫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脫硫主流工藝技術,初步建立了產業化發展的創新體系和政策管理體系。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國諸多脫硫脫硝企業,如上海電氣等,憑借優越的性價比與一流的技術服務,不僅已經在越南、印尼等國家承接包括電站建設在內的脫硫業務,還與國外公司合作實現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的國際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