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產業發展呈現五大趨勢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煙氣脫硫市場,脫硫產業從只有兩家企業的小規模起步,發展到如今僅年新增需求就達164億元的市場。
1、從硝煙彌漫到行業集中,排名前20位企業占據九成市場
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鍋爐爐窯脫硫除塵委員會最新發布的報告,2008年排名前20位的脫硫公司合同容量占全國總量的90.8%,投運容量占全國總量的 78.3%,當年投運容量占全國總量的87.1%。
曾經硝煙彌漫、諸侯混戰的市場,已經開始走向行業整合。
我國脫硫工程建設中曾廣泛采用EPC模式,俗稱“交鑰匙工程”。脫硫公司將設施安裝到位后即退出,并不參與后期運營,客觀上造成電廠盡力壓價、脫硫公司 在低價擠壓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局面。
然而,低價項目相繼出現一系列質量問題,加之監管理越來越嚴格,脫硫公司的實力、口碑越來越重要,工程做的越多,積累的信任就越多,重新洗牌已是大 勢所趨。
去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原國家環保總局在電力行業推出了脫硫業務特許經營模式。這種模式把脫硫由火電廠的被動行為向市場行為轉變,也對運營企業提出 了運營資金、安裝運行經驗以及技術成熟度等諸多要求。
2、不能再讓利潤流失了,從替外國人打工到自主研發技術
目前,在國內脫硫市場上得到應用的已有石灰石—石膏法、煙氣循環流化床法、海水脫硫法等10多種煙氣脫硫工藝技術。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技術仍是 主流,投運、在建和已經簽訂合同的火電廠煙氣脫硫項目中,這一工藝所占比重達90%以上。但是,這些技術大多依賴國外進口。
難道我們永遠要替外國人打工?“脫硫行業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核心技術。”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鍋爐爐窯脫硫除塵委員會秘書長楊明珍說。近年來,我國通過自主 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國產化能力基本可以滿足“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減排的需要。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火電廠脫硫所需配套 設備和材料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并且已具備一定的可選擇性。
事實上,中國的脫硫設施和技術需要適應中國國情:中國電廠的煤質差,而且煤種變化大,需要適應性強的脫硫設備;脫硫設施運行管理基礎較弱,人員素質 低;用戶還希望脫硫設備造價要低。
3、國內市場競爭方式發生轉變
從低價競爭走向技術、服務等全方位競爭
在國際上,脫硫工程報價常年穩定在100美元/千瓦。而在國內,脫硫工程報價卻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價格一路下滑到100元/千瓦。楊明珍指出,國內的 價格水平在300元以上能夠支持比較合理的利潤。據熟悉中國脫硫市場的美國燃料技術公司中國區銷售經理劉明輝介紹,作為典型的買方市場,客戶行為直接導致 了脫硫市場的失序。
電力企業壓價,導致工程公司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壓縮成本。由于脫硫工程60%以上是設備、材料費,脫硫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在設備、材料上做 文章。電力企業對工程質量監管的松懈,也是造成有些工程從投運第一天起,就沒有間斷改進和維修的原因,有的甚至是一年施工、兩年維修。
脫硫電價政策的出臺激發了企業積極性,修正了一些低價傾向,但能不能確保其正常運行,業內外仍然普遍打了一個問號。前來參加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 覽暨會議的長沙一家脫硫公司負責人透露:“如果煤品好,運行管理先進,脫硫電價的優惠政策不僅可以彌補運行成本,有的還能有微利。但是對于大多數中西部電 廠來說,不僅煤的質量低下,管理也跟不上,這個優惠電價還是不夠。加上地方監管力量的薄弱,脫硫設施運行依然困難。”
現在,脫硫企業已經從拼技術、拼價格,轉變為拼服務、拼管理,原來靠價格戰爭地盤、技術不過硬的小型脫硫企業自然萎縮、退出或轉行;大型企業在擴大 市場、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也有了更大的動力,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4、市場短期內不會飽和,市場會更加細化,脫硫將向非火電行業發展
一面是目前世界第一的煙氣脫硫市場,一面是日后發展將要面臨的萎縮。早在2007年,業內就對脫硫市場的未來空間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斷。以煙氣脫硫業 務為主的博奇環保看重前者,在日本上市;武漢凱迪電力看重后者,將電力環保70%的股權轉讓。而脫硫產業到底會不會飽和,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這一話題引 起業內外包括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政策的不斷到位是重要保障。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排污費征收辦法,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污費將提高至每公斤1.26元,和現在每公斤0.633~0.95元的 水平相比,給了更多企業安裝脫硫設施的動力。
楊明珍的分析也驗證了這一判斷。她說,“十一五”之后,火電行業的脫硫需求由新建火電機組容量和已投運脫硫設施的改造需求決定。前者逐年下降,但根據 未來兩年預計新增火電裝機容量,未來兩年仍有121.5億元的新增市場容量。而改造需求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假設“十一五”期間已投運火電脫硫設施需要改造的 比例為20%,改造均價為75元/千瓦,那么根據上一年火電脫硫設施存量,未來兩年火電脫硫設施改造需求將為121億元。兩者相加,未來兩年火電脫硫需求為 242.5億元,市場仍然很大。
非火電脫硫需求也在產生。以目前正在試點的鋼鐵行業燒結機煙氣脫硫為例,假設所有400多套燒結機中有30%需要實施脫硫治理,以平均造價5000萬元計 算,僅“十一五”期間14個示范工程就有7億元的市場空間,整個鋼鐵行業燒結機脫硫市場空間就約60億元。建材、化工、有色、石化行業二氧化硫合計排放量是鋼 鐵行業的2.6倍,按此比例,這5個重點非火電行業脫硫市場空間總計將達到約216億元。
對中小企業而言,這個市場更具誘惑力。長沙一家脫硫公司負責人說:“這些新興脫硫項目一般不會很大,大公司沒興趣,反而給了我們中小企業更多的機會。 ”
5、行業仍有燦爛未來,中國脫硫產品開始參與國際競爭
新興的海外脫硫市場是個誘惑,不僅成為越來越多國內脫硫大企業輸出技術、服務的目的地,也是設備制造企業施展拳腳的新戰場。當前,美、歐、日等發達 國家脫硫設備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中國脫硫產品,無論技術還是價格,都具有競爭力。憑借優越的性價比,中國脫硫企業已經在越南、印度、印尼等發展中 國家承接包括小型電站建設在內的脫硫總包業務。中電投等公司則與海外巨頭合作或引入國外資本,實現中國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的國際輸出。
楊明珍用“成長”來形容脫硫市場,“還不敢說已經成熟,我們更看重的是未來不斷完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