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對我省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提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2008年江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3%和3.6%。對此,省人大代表、鎮江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李鼎如直言不諱:“這個任務十分沉重。”
李鼎如介紹說,2007年鎮江市使出了渾身解數,兼并重組大電廠,花10多億元上脫硫設備,主城區進行燃煤小鍋爐整治,4噸以下的全拆掉,換成燃氣鍋爐,削減了1.9萬多噸二氧化硫排放量。鎮江還關閉了一批重污染企業,一個已經50多年的老紙廠雖然擁有1600多名職工,效益也一直很好,但廢水污染較嚴重,經過艱苦磨礪關掉了。為達到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萬發化纖項目也關閉了部分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都花了很大代價。
“作為省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向人大提出節能減排要走正確的路線,要用全新的理念。”李鼎如告訴記者,他今年提的兩個議案全是關于節能減排的。他說,節能減排現在主要走的是兩條道路:一是排項目減排,鎮江去年就排出了42個項目;二是排工程減排,2008年每個鄉鎮將建一個污水處理廠。“除此之外,還有沒有第三條道路?”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答案是: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加強管理“三管齊下”。“這也反映了我們環保工作者的心聲:被動減排遠遠不夠,必須走第三條道路。”
李鼎如認為,政府部門對結構調整的控制將有力推動節能減排。而企業必須通過技術進步,用先進工藝水平和管理水平達到把污染消滅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鎮江一臺資化學生產企業聯成化學的苯酐生產線會產生廢液,其中COD含量達1萬多毫克/升,而我國的排放標準是100毫克/升。該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將廢液回收再利用,分離出的丁烯二甲酸是市場緊缺的原料,市場價格高達8300元/噸。這項技術改造不僅使得COD每年減少排放4000噸,還形成經濟價值3300萬元。“企業減排的潛力可見一斑。”
“但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李鼎如建議,政府應在稅收等環節出臺優惠政策,激發企業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江蘇丹化集團的醋酐合成項目在提取醋酐所需原料一氧化硫的同時,還會產生氫氣,如果排放出來會對氣候產生很大影響。而氫氣恰恰是另一家企業聯東化工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的元素,兩家企業形成了供求關系,節能減排的同時也都產生了效益。“一個企業既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資源的再循環利用,也可以形成一個區域內的大循環,這需要政府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