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終端能源消費中,工業向來都是耗能大戶。其中,化工廠、發電廠幾乎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代名詞。面對申城“十一五”期末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20%的目標,耗能大戶們紛紛大刀闊斧地動起了節能減排“手術”。這幾天,記者在市科委的組織下,實地感受了一個個“手術”的決心與力度。
“第一刀”,砍掉高耗能生產裝置
再過2個多月,上海吳涇化工有限公司一臺12萬噸/年的合成氨裝置即將關閉停產,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附加值高且能耗低的醋酸項目。合成氨退出歷史舞臺,并非產品銷路不好,而是因為它能耗實在太高——萬元產值耗煤超過9噸,各項能耗相加更是占到公司總能耗的60%以上。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合成氨是生產化肥的重要原料,上世紀90年代吳涇化工的7000名職工都要靠它吃飯。然而,面對上?;ば袠I“十一五”期間降耗35%的硬指標,這樣的高耗能裝置不關不行。據悉,關掉合成氨項目,吳涇化工一年就可少消耗24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萬噸。
“第二刀”,切斷煙囪里的有害煙氣
高聳入云的煙囪一直是燃煤電廠高能耗、高污染的象征。然而,在外高橋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一號、二號鍋爐中,淅淅瀝瀝的“石灰雨”下個不停,它猶如洗滌劑,不斷“清洗”著含有二氧化硫的煙氣。這樣一套煙氣濕法脫硫裝置,不僅能有效去除煙氣中95%的二氧化硫,還能源源不斷生產出純度高達90%的石膏。據悉,明年初公司的三號、四號鍋爐也將按照此法實現脫硫,屆時,這里將成為上海首家全煙氣脫硫電廠。
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三號鍋爐最近動了另一項“手術”,將進風口位置提高,讓原料煤暫時缺氧燃燒。如此一來,未燃盡的碳就能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還原成氮氣,排向空中。這種“空氣分段燃燒技術”能降低40%的氮氧化物排放,若在全市電廠推廣,每年將減排氮氧化物6.4萬噸。
在脫硫、脫硝的同時,公司4臺發電機組全部裝上了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達99.96%。明后兩年,公司還將采用國際流行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與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對一號、二號機組的汽輪機進行部分改造,將每發一度電的煤耗降低7克,由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公司副總經理鄒軍透露,到2010年,外高橋發電公司有望成為名副其實的近零排放電廠。
“第三刀”,實現資源利用一體化
華誼集團下屬的焦化公司、吳涇化工和氯堿化工,同處吳涇地區,算得上是左鄰右舍。在外人看來,幾家企業之間都隔著圍墻,生產基本各顧各,但其實,在資源供應鏈上,它們之間已經分不開了——焦化公司的副產品甲醇是吳涇化工生產醋酸的原料,而吳涇化工多余的蒸氣又能供給隔壁的氯堿化工,同時氯堿化工多余的氫氣再返還給吳涇化工,一點也不浪費。
資源循環利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原先,吳涇化工得每天用汽車從焦化運回甲醇;如今,一根管子直接從焦化通到吳涇化工的醋酸車間,僅運輸費一年就能省下幾百萬元。華誼集團科技部負責人透露,新項目上馬之前,集團總是要通盤考慮資源共用問題。只要同處于資源供應鏈上下游,相關項目就會毫不猶豫地同步上馬。
事實上,在市科委“煤氣化多聯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下,原料煤在華誼不再一燒了之,而是經氣化變成合成氣后,參與多種高附加值化工產品的生產合成,能源利用率提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