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孫桂森,是濟南鍋爐集團有限公司重型容器廠焊接工段的工段長。197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焊接工作,用勤勞的雙手及手中的絕活撐起了濟鍋集團的品牌產品。
說起電焊工,許多人形象地稱其為“鐵裁縫”。但是,鍋爐產品制造中的電焊特別是鍋爐承壓部件的焊接,遠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孫桂森所擔負的工作,正是生產鍋爐的心臟部位——鍋筒。鍋筒是一個“大家伙”,一臺220噸的鍋筒,單個重量就能達到70噸;此外,制造工藝也非常復雜,質量要求很高。從事這項工作,要求工人必須具有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素質,否則在這個崗位上根本呆不住。而孫桂森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憑的就是一手絕活。他說:“當工人,就要當技術過硬的好工人。”
鍋筒翻修工作,是一項既艱苦又艱難的工作,需要工人從入孔處鉆到內徑僅1.3米左右的鍋筒內操作,不但環境惡劣,而且技術難度很大。在鍋筒內,工人只能彎著腰,時間長了非常難受。另外,碳弧汽刨和電焊的煙塵對人有損傷,夏天里面熱得像蒸籠,冬天雖然暖和點,但為了排煙需要用電扇往里吹,整個是“前心熱、后心冷”。所以,這份苦差使一般是沒有人愿意干的。但是,孫桂森勇于吃苦、甘于奉獻,憑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精湛的技藝,經常是及時準確地找出汽包缺陷,一次就翻修成功。據統計,僅此一項他每年就為企業節約20多萬元,避免產品報廢損失近百萬元。
2004年,由于產品結構調整,生產經驗缺乏,導致最初產出的產品合格率僅為50%,造成了大量翻修。孫桂森憑借豐富經驗發現,由于減溫器管頸小使焊接溶池無法保證在同一旋轉水平上。孫桂森改變方法,把焊絲與工件調整為45度角,距水平點20毫米,將焊接速度控制在30米/小時,保證了焊縫溶池的穩定性和溶池深度及自然性,使焊縫一次探傷合格率達99%以上,提前完成了任務,為企業節約費用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