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本報訊(劉秀禮、趙聚江、王勝偉)今年上半年,邢臺市共審查、審批建設項目108個,項目總投資34.32億元,其中環保投資0.91億元。審批工作中,該市嚴格依據各項審批制度、審批程序辦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生產過程達到清潔生產、排放污染物達標并符合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增產不增污的項目快辦、辦好,不符合以上要求的不予審批。
邢臺是一個經濟結構偏重的城市。為優化結構,實現科學發展,今年以來,該市在項目建設中推行“三加強一開展”活動。一是加強對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的管理,凡申請驗收的企業污水日排放量在100噸以上、鍋爐在20噸以上的必須安裝自動在線檢測裝置,污染排放必須符合總量控制或區域消減要求。二是加強了對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環節的監督管理。對2002年以來審批過的項目逐個進行明細登記,對117個工業項目逐個進行現場調查,掌握了審批后的項目建設進度,并對投入試運行或預計年底前投入試運行的73個項目下達了環境保護竣工驗收計劃。三是加強現場督察力度。為確保建設項目驗收計劃的實施,該市加大了對審批項目的督察力度,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督促企業落實治理方案,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對個別企業沒有按照環評要求進行建設,或者擅自改變工藝、甚至擴建或新上項目的,環保部門果斷下達停產通知,要求限期改正或補交環評說明。四是開展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調查,重點對化工、冶煉、造紙、印染、公路等建設項目和鋼鐵企業周邊環境敏感點、新建電力行業環境保護“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調查,通過環境設卡,杜絕資源浪費,引導企業優化升級。
目前,邢臺市正在認真開展新開工項目清理工作,對不符合國家行業規劃、產業政策、項目審批程序、用地政策及標準、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進行認真整改,該停建的停建。對各類擬建項目嚴格按程序審查,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得開工建設。
未批先建是落實宏觀調控的難點和盲區。為有效杜絕項目建設未批先建現象,邢臺市已開始對未批先建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凡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不合理或污染嚴重的項目,該取締的取締,決不手軟。同時,市發改委、環保、規劃、工商、國土、電力等部門協調聯動,確保在年內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并聯審批制度”,將未批先建項目消滅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