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居民家熱嗎?燒鍋爐的工人累嗎?為讓百姓住上暖屋子,22日(農(nóng)歷小年),記者決定去當把司爐工。
一聽記者要當司爐工,香坊物業(yè)公司動力供暖分公司生產(chǎn)部王德新部長的頭搖得像
撥浪鼓似的,操著山東口音連連說:“不行,不行。”他指著墻上的《上崗規(guī)則》告訴記者:“當司爐工必須有司爐證,你今晚就當小工吧!”
記者換上工作服,剛好是16時。
偌大的鍋爐房只有4位司爐工和記者。雖然已實現(xiàn)了全自動化,但為了讓居民家年夜溫暖,當晚司爐人員全員上崗。55歲的王德新讓記者先擦地。此時,三臺20噸鍋爐和一臺10噸鍋爐正在運轉(zhuǎn),鼓風機轟鳴,震得記者腳跟發(fā)麻。記者將40米長、20米寬的水磨石地面擦了一遍,耗時25分鐘。老王說,每開關(guān)一次爐門,就要擦一遍地,而每晚四臺鍋爐要開關(guān)門幾十次。記者不由得吐了吐舌頭。
17時55分,值班電話響起,位于隔壁的公司已包好餃子,要求兩人一組輪換去吃飯。司爐工們洗臉洗手后,盆里的水已是暗灰色。老王說,這還算好的,以前擤出的鼻涕都是黑的。
記者吃完餃子回到鍋爐房,拿起拖布再次擦地。然后,又隨老王例行檢查:看水溫、看壓力、看循環(huán)泵……調(diào)整、修正,老王純熟地操控著一排排的專用儀表,再到電腦房查看風機運行狀態(tài)以及進水、出水的流量。
在一臺長12米、寬4米、高7米的20噸鍋爐前,老王打開給燃煤預(yù)熱的前門說,一般的鏈條縱向鍋爐分三個門,前門可查看給煤預(yù)熱情況,中門可看煤的燃燒,后門查看煤燃燒后的含焦量,以便調(diào)整煤閘爐排的給煤速度。記者看到,前門內(nèi)的煤層厚約5厘米,呈壟溝狀分布。老王說,這是他的一個小革新,即在閘門上以20厘米的間距焊上鋼棍,爐排給煤時,鋼棍便會像犁一樣將煤分壟。這樣煤透氣性好,增大了燃燒面積,而如此燃燒后的煤,比傳統(tǒng)的分層給煤燃燒得更為透徹。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老王和司爐工們的身影在記者的心里越來越高大。
午夜時分,記者離開鍋爐房時,街上響起歡快的鞭炮聲。
該鍋爐房負責為76萬平方米14000戶居民家供暖。當晚,居民家室溫全部達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