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家發改委決定從12月26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適當調高天然氣出廠價格這件事,中石化石油勘探開放研究院張抗教授說“目前調高出廠價,只動了天然氣改革的‘冰山之一角’”,并斷言“我國的民用氣價格還有調高的余地”。他的這種說法同時得到了中國能源網總裁韓小平及有關官員的認同或支持。(12月28日《第一財經日報》)
其實不用這位來自業內的專家如此渲染和告誡,我們老百姓已經從天然氣提價這“冰山之一角”中感受到了整座“冰山”的寒氣。
據報今年冬天這幾個月平均氣溫較近年更低,但今年各地的采暖價格也攀上了“新高峰”,而漲幅最大的就是傳統鍋爐改燒天然氣用戶的采暖價,特別是那些選擇購置了采用“天然氣獨戶‘地熱’”采暖方式這種“現代住宅”的用戶。于是供暖企業以此要挾提高費用,否則要么降低質量要么干脆不供。最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冰山之一角”后面的“冰山”到底多么巨大,但“專家”們言談所透出的信息已經使人不寒而栗。一是“中國天然氣出井(出廠)價已經高出國外水平”,二是采購澳大利亞氣源時“日本出價人民幣2元每立方米”,三是發達國家“民用氣價格是發電用氣的247.6%%,對民用氣收了‘高價’”。這明擺著是拿氣價與“發達國家”比,提價目標也應該是那樣的水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在因氣價即將進入“冰山”而發抖的同時,我們的疑問是,怎么沒人拿我們老百姓的收入與發達國家比?怎么沒人想想我們能否背得動“國外水平”氣價這座“冰山”?怎么沒人算算資源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比發達國家低的我國,怎么生產出了比國外水平都高的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