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日報5月10日訊 焦炭是冶金企業生產的必備資源,但是煉焦生產的任何環節都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此前,馬鋼由于工藝技術和設施裝備的落后,在煉焦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余熱只能白白排放,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造成了大氣污染。為此,馬鋼大力推廣余熱回收新技術的應用。從2003年開始,投資1.7億元,在煤焦化公司5號、6號焦爐實施干熄焦技術改造。這項被列為馬鞍山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重點治污項目的干熄焦工程,從建成投產到去年年底,9個月干熄紅焦45萬噸,利用紅焦顯熱累計發電4700萬千瓦時,為馬鋼增效1000多萬元。
干熄焦技術是目前國內外煉焦行業重點推廣應用的節能、環保、降耗、增效新技術,被列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是國家冶金工業“十五”規劃中重點推廣應用的先進工藝技術。由于我國煉焦行業運用干熄焦技術起步較晚,國內只有幾家大型鋼鐵企業擁有干熄焦生產線,其關鍵設備和工藝大都引進國外廠家落后甚至是淘汰的工藝和裝備,節能、環保效果不理想。2001年,馬鋼決定投資興建干熄焦裝置。2002年6月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將“干熄焦技術開發”列為國家重大引進消化吸收“一條龍”攻關開發和國債貼息項目,并將馬鋼5號、6號焦爐干熄焦工程首選為第一個采用國產技術和裝備的大型干熄焦總承包示范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90%以上,工程總投資1.7億元,處理能力為每小時125噸,相應配套了干熄焦鍋爐和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
在完成工程設計后,該干熄焦項目于當年11月7日正式開工。2004年3月31日下午4時,干熄焦工程裝入第一爐紅焦,并于當晚將干熄后的焦炭順利排出,主體設備干熄爐投入生產運行。6月18日,1.8萬千瓦、10.5千伏汽輪發電機組順利并網發電。至此,歷時20個月建設的“示范工程”整體投入生產運行。去年四季度,該工程干熄率達到90%以上,日發電量也上升到30萬千瓦時以上,每天干熄的2000多噸優質焦炭,為馬鋼大型高爐產能持續釋放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撐。
干熄焦技術在馬鋼的成功應用,為我市和馬鋼帶來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如今,在馬鋼5號、6號焦爐,采用惰性氣體干法熄焦和二次除塵設備的高效運行,比以往濕法熄焦時沖天而起的夾帶酚氰等有害物質及粉塵的水蒸氣已很少見到,熄焦用水量明顯降低,大氣和周邊環境有效改善;以前白白浪費的紅焦顯熱被有效回收,并進一步轉換成日趨緊張的電能;優質的焦炭促進高爐煉鐵產能提升,為馬鋼降低鋼鐵生產總成本費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馬鋼大型高爐產能持續釋放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