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通報,截至2024年6月,全國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Ⅰ—Ⅳ類國控點位比例達到77.8%,“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6.7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完成3400多個國家監管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 趙世新:國家實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名錄內的地塊,不得作為“一住兩公”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禁止開發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
趙世新介紹,生態環境部建立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制度,將16000多家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定期排查污染隱患,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印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推動防治關口前移,切實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利用。
今年從五方面推進耕地土壤生態保護
生態環境部7月29日介紹,將聚焦管好受污染耕地、養好黑土地、用好鹽堿地等,從五方面推進耕地土壤生態保護,確保土壤健康和永續利用。
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今年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將從治、用、養、研、合五個方面深入推進耕地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切實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 趙世新:在“治”的方面,緊盯源頭治理,有效防范風險。充分利用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普查、詳查、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等數據,在受污染耕地集中的縣級行政區整縣推進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確定污染源治理清單。
據介紹,生態環境部今年將實施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嚴格重金屬排放監管,在23省份劃定210多個區域,整治完成2300多個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支持地方實施400余個土壤污染源頭防治項目。
在“用”的方面,將實行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分類管理、“以地適種”,指導地方落實品種替代、水肥調控、種植結構調整等措施。
在“養”的方面,將指導地方在優先保護類耕地,落實用地養地措施,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遏制土壤退化趨勢。將建立黑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實驗室,加強研究,推動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和生物多樣性提高。
在“研”的方面,生態環境部將強化科技攻關,提升支撐能力。
在“合”的方面,將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加強源頭防控、安全利用、糧食收儲管理等,形成工作閉環。
截至今年6月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7月29日,相關負責人還介紹,生態環境部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效。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 趙世新:截至2024年6月份,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農村污水橫流狀況大幅減少。
趙世新介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部為此確定“三基本”的治理成效評判標準,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要為多數村民群眾認可。
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2700多個涉農縣,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方案,集中治理人口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問題突出、生態環境敏感的重點村莊。2023年完成環境整治的行政村,合格率已達90%以上。
暖東云轉載其他網站內容,處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