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府大規模推行“煤改氣”工程初期,就有不少專家指出,“一刀切”式的“煤改氣”工程或會給北京市上空增加大量氮氧化物氣體以及水蒸氣,極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北京市重度霧霾天氣的形成。隨著北京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在即,北京已從2016年開始在全市展開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作,這一技術可幫助燃氣鍋爐盡量避免上述問題。
中國能源報記者
“如果到2020年前后,北京市燃煤量驟減甚至趨近于零,那么天然氣的消耗量將由2015年的150億立方米增長到約350億立方米,天然氣燃燒很可能成為氮氧化物污染的主要來源。用天然氣取代煤,最可能產生的問題就是氮氧化物污染,但這些污染是可以通過技術改造盡量避免的。”
4月12日,在于北京舉行的“燃氣鍋爐氮氧化物燃燒控制技術研討會”上,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姚強開門見山地道出了燃氣鍋爐低氮改造的意義所在。
2015年6月10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大氣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其中《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實施的主要目的即為嚴控氮氧化物排放。今年7月1日起,標準中第一階段的排放限值將開始施行,即新建鍋爐排放限值由現行的150毫克/立方米收嚴到80毫克/立方米。2017年4月1日起,新建鍋爐將實施第二階段排放限值,即氮氧化物進一步收嚴到30毫克/立方米。此外,針對在用鍋爐,新標準也提出,明年4月1日起,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的在用鍋爐也將執行8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限值。
新標準實施在即,燃氣鍋爐的低氮改造刻不容緩。據記者了解,從2016年開始,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作已陸續在北京全市展開,這也是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的重點工程任務。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潘濤介紹,目前北京市的燃氣鍋爐以小型鍋爐為主,10蒸噸以下約占88%,容量占比約為47%。“燃氣鍋爐擔負著北京正常生產、生活的基本職能,是剛性需求,約占總容量的70%以上,而且隨著清潔能源的推廣,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增加。”潘濤告訴記者,研究顯示,氮氧化物與PM2.5呈現強相關性,對重污染的貢獻或將是直接的。
此前北京大學的相關研究也顯示,在霧霾天氣時,氮氧化物在PM1中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二位。“歷史監測數據表明,采暖季節性的能源消費與冬季擴散條件不利雙重疊加,是影響北京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潘濤還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北京市燃氣鍋爐產生的氮氧化物平均值約為146毫克/立方米,而美國加州空氣質量管理區發放燃氣鍋爐排放許可證允許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最多只有30毫克/立方米,“所以我們存在約80%的減排潛力。”
針對現有的燃氣鍋爐底單改造技術,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污染防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宋光武介紹,目前氮氧化物的通用控制技術主要分為燃燒優化控制技術和末端治理技術。綜合考慮氮氧化物的控制效果、能效影響、占地、安全管控、投入和運行成本、操作管理的復雜程度以及監管實行的難易程度,“末端控制技術的綜合可行性較差,特別是針對北京市大量的中小型鍋爐不建議使用。而源頭控制技術通過規避氮氧化物生成的路徑從源頭上控制空氣中的氮氣被氧化,理論上甚至可以做到‘零排放’。”在可工業應用的具體燃燒技術上,潘濤表示,“通過多項指標的比對,水冷預混與FGR型燃燒器的綜合性能比較好。”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