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聯系電話:0551-62376679(傳真)
地址: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懷寧路1766號(230071)
項目名稱:安徽濉溪縣鴻源有限公司焦化生產線技術改造工程爐型變更
建設地點:安徽濉溪經濟開發區海棠路
建設單位:安徽濉溪縣鴻源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概況:
安徽省濉溪縣鴻源煤化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在現有20萬噸/年焦炭生產規模基礎上,再擴建60萬噸/年焦炭生產規模,形成年產80萬噸焦炭生產規模;淮北市經濟委員會淮經發【2007】138號文《關于同意濉溪縣鴻源煤化工有限公司焦化生產線技術改造工程立項備案的批復》對項目予以立項,安徽省環境保護局環評函【2008】217號文《關于安徽省濉溪縣鴻源煤化有限公司焦化生產線技術改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的函》對項目環評報告書予以批復。
由于原批復的兩座50孔、炭化室高度4.3m搗固型焦爐已不能滿足《焦化行業準入條件(2008年修訂)》中新建搗固焦爐炭化室高度必須 5.5米的要求;項目廠址位于省道202旁,屬于1km范圍之內,且距濉溪縣城較近,不符合準入條件中要求;濉溪縣鴻源煤化有限公司決定將廠址由濉溪經濟開發區國槐路南段原焦化廠址處調整到開發區巴河路以北,海棠路以西位置,項目實際建設廠址與原廠址相距2.8km,同屬于濉溪經濟開發區范圍內,滿足開發區總體規劃和產業定位要求;并選擇1 60孔JT5555G型焦爐替代原批復的2 50孔SH43D型焦爐進行建設,產能由變更前年產8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變更為年產60萬噸焦炭,產能減低20萬噸。淮北市經信委于2012年11月以淮經信技改[2012]125號 關于濉溪縣鴻源煤化有限公司焦化生產線技術改造工程爐型變更的通知 重新出具了項目備案文件。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項目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酚氰廢水和生活污水經自建的酚氰廢水處理站處理后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間接排放濃度限值,作為低水分熄焦和煤場補充用水,全部綜合利用不外排;鍋爐排污水、軟水站反沖洗廢水和間接冷卻水作為清凈下水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送濉溪縣第二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地表水影響較小。
煤場揚塵采用防風抑塵網、噴灑水裝置進行防塵、除塵,減少煤場無組織粉塵排放,減少煤粉飛揚;煤粉碎機室粉塵采用袋式除塵器除塵后通過25米高的排氣筒排放,除塵效率為99%;煤轉運站及運煤通廊采用封閉式設計,可減少煤場無組織粉塵排放;煉焦爐體爐門采用刀邊爐門、裝煤孔蓋采用密封措施,煤氣采用高壓氨水噴射、焦爐上升管水封蓋,煤氣放散采用自動點火裝置;裝煤、出焦工序廢氣采用二合一地面除塵站除塵后通過20米高的排氣筒排放,除塵效率99%;篩焦系統除塵采用封閉式設計、袋式除塵器除塵后通過26米高的排氣筒排放,除塵效率99%;冷凝鼓風工段各貯槽放散氣集中接入排氣洗凈塔經與逆流水水洗后通過30米高的排氣筒外排,氨、硫化氫處理效率達85%;粗苯工段各油槽放散氣采用氮氣壓力平衡裝置,可削減90%的苯、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煤氣凈化采用PDS+栲膠脫硫脫氰;上述各種工序廢氣經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廢氣排放可滿足《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中新建企業要求。熄焦塔塔頂設木格捕塵、水霧捕集裝置及粉焦沉淀池,廢氣排放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要求。經大氣預測,項目實施后不改變原有大氣環境質量級別,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可以接受。經預測項目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可以做到廠界達標。
項目以焦爐中心為起點1150m環境防護距離內和其他有無組織污染物排放生產車間或作業場所900m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沒有環境敏感點。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中粉焦和煤塵經收集后回用或外售;焦油渣、瀝青渣、脫硫廢液及生化污泥摻入洗精煤中作原料進入焦爐;粗苯蒸餾渣送鼓冷焦油槽回用;生活垃圾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粗苯生產罐區、氨水及堿罐區及焦油罐區均設置了圍堰;生產裝置區和煤場均設置物料泄漏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廠區建設1座4050m3的應急事故水池;生產裝置區及罐區等區域均安裝可燃/有毒氣體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有效地預防事故發生并便于及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影響。對濕熄焦塔、煤氣凈化裝置區、罐區、污水處理站、應急事故池,污水管溝、初期雨水收集池及固廢臨時貯存場所等場所,按照重點防滲區要求采取防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