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揚州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揚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5月建成并投入運營。該項目坐落于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趙莊村,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t,年處理36.5萬t。該項目目前服務區為揚州市市區部分,即廣陵區、邗江區以及開發區,但是不包括剛剛設立的江都區。根據最新垃圾收集統計及焚燒廠入廠垃圾量統計,目前進廠垃圾已達每天1250t。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垃圾收集率的提高,揚州市市區擬處理生活垃圾將超過垃圾焚燒廠一期工程的處理能力。同時,為解決揚州市新近撤市(縣)建區的江都區和所屬儀征市生活垃圾的處置問題,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根據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建設揚州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用于處理儀征市、江都區以及揚州市新增的城市生活垃圾。
揚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位于原有廠址內,不新增土地,擴建1條焚燒處理線,正在審核備案。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本工程垃圾庫、滲濾液處理站無組織排放的臭氣污染物NH3、H2S小時最大平均濃度滿足評價標準要求;無組織排放的臭氣污染物NH3、H2S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中新改擴建項目二級標準要求。
正常工況下焚燒爐廢氣產生的SO2、NO2、HCl的小時、日平均最大濃度疊加本底濃度后達標;Hg、Cd、Pb日平均最大濃度疊加本底濃度后達標;SO2、NO2、PM10二?英年平均濃度最大影響貢獻值低于評價標準限值。本擴建工程PM10日均濃度最大影響貢獻值滿足環境質量標準,由于部分測點本底濃度存在超標,疊加本地濃度后存在超標。本項目在廠界外設置300m環境防護距離。
(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擴建項目所產生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廠區滲濾液處理站深度處理后大部分回用于廠內循環冷卻用水,濃縮液及部分上清液接管湯汪污水處理廠。經廠區污水處理站深度處理后廢水水質與水量接管湯汪污水處理廠合理可行。根據污水廠環境影響評價中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結論,本項目廢水排放,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3)噪聲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預測結果表明,擴建項目建成后,廠界噪聲均能達標,與本底值疊加后,基本上能維持現狀,區域聲環境功能不下降。
(4)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結論
擴建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爐渣、飛灰、廢水處理污泥和生活垃圾。爐渣實現綜合利用,飛灰固化后進入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廢水處理污泥和生活垃圾送焚燒爐焚燒處理。
(5)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現有項目在設計上對垃圾坑、飛灰貯坑、渣坑、滲濾液收集池、滲濾液處理站等均考慮采取防滲處理措施。擴建項目采取的防滲措施總體可行,在確保采用優質的防滲材料和精心施工的前提下,不會對周圍地下水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廢水:本項目廠內排水系統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體制。擴建項目主要廢水為來及滲濾液、卸料平臺及道路垃圾車沖洗水、生活污水。一期建有1座滲濾液處理系統,本次擴建項目在現有滲濾液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新增處理能力300t/d。廢水處理工藝與已建工程相同,即“UASB+MBR+反滲透深度處理+濃水催化氧化”處理工藝,深度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標準,部分回用于飛灰穩定、漏灰運輸機、撈渣機冷卻、加濕攪拌機、石灰漿制備、脫酸反應器塔煙氣調溫水,剩余廢水及濃縮液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湯汪污水處理廠。
廢氣:(1)①本項目控制二?英及呋喃的生成的措施主要包括:a.對垃圾貯坑進行優化設計及加強運行管理以提高進爐垃圾的熱值,從而保證垃圾在爐內的正常穩定燃燒;b.嚴格控制爐排的機械負荷,選用最適宜于低熱值垃圾燃燒的爐型,并對爐膛設計有針對性的優化,保證進爐垃圾的干燥和充分燃燒,確保爐膛溫度在850℃以上;c.設置了蒸汽空氣預熱器提高助燃空氣的溫度,同時爐膛和第一通道的下半部敷設了絕熱材料,并配以獨特的前后拱和二次風組織進行擾動助燃,使燃燒的煙氣與助燃空氣充分混合,以保證煙氣在大于850℃的溫度下停留時間超過2秒;d.每臺爐設置1套柴油燃油輔助燃燒系統;e.工藝中通過調整空氣流量、速度和注入位置,減少CO和元素碳,以減少二?英的濃度;f.通過“三T”控制法,即控制溫度、時間、湍流使垃圾中的原生二?英絕大部分得以分解;g.盡量縮短煙氣在處理和排放過程中處于300~500℃區域的時間,控制余熱鍋爐排煙溫度不超過200℃,煙氣除塵采用袋濾器,以便減少二?英的再合成;h.采用了“SNCR(爐內)+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布袋”相結合的煙氣處理系統,使有害有機污染物凝結于飛灰上,布袋除塵器在集塵的同時也把這些有機物去除。同時在進入濾袋式除塵器的煙道上設置活性炭噴射裝置,進一步吸附二?英。②廢氣中重金屬的控制:a.做好源頭控制,盡量將垃圾分類收集;b.采用噴入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屬。③煙氣凈化系統:本工程煙氣凈化采用“半干法旋轉噴霧脫酸反應塔+輔助干法脫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的煙氣凈化工藝,焚燒爐內采用SNCR脫硝工藝。
經余熱鍋爐回收熱量后的焚燒爐煙氣首先進入半干式反應塔,在反應塔內,煙氣中的酸性氣體與塔頂旋轉噴霧器噴出的Ca(OH)2溶液中和反應。脫酸反應后的煙氣經過連接管進入布袋除塵器,連接管設置有干石灰及活性炭噴入口:當反應塔出口煙氣中酸性氣體濃度高于排放要求時,可噴入干石灰,以達到保護除塵器的作用,也可以對初次使用的新布袋進行預噴涂;噴入的活性炭可將煙氣中的重金屬、汞蒸汽、二?英和呋喃吸附。一小部分粉塵、反應生成物(固態)和未完全反應的石灰聚集在反應塔的底部,而大部分隨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被捕集,符合排放標準的煙氣通過引風機送至煙囪排放至大氣。同時采用了爐內脫氮系統,確保氮氧化物排放達標。
⑵惡臭控制措施評述:臭氣污染源主要來自進廠的原始垃圾,垃圾運輸車在卸料過程中和垃圾堆放在垃圾貯坑內散發出惡臭的氣體,其主要成分為H2S、NH3等。采用以下方式控制惡臭氣體:①利用焚燒爐一次風機抽取垃圾儲坑、滲濾水儲坑、垃圾卸料大廳內的空氣,作為焚燒爐的助燃空氣;②垃圾卸料大廳出入口設置空氣簾幕;③卸料大廳與垃圾儲坑之間設置若干可迅速啟閉的卸料門,垃圾儲坑上方保持一定的負壓;④利用抓斗對垃圾不停進行攪拌翻動,減少惡臭的發生;⑤利用封閉的殘渣輸送系統,對殘渣儲坑實行密閉負壓操作;⑥污水處理站采取封閉措施,污水處理產生的甲烷及其他臭氣通過抽氣裝置直接送入焚燒爐焚燒;⑦選用具有防臭味擴散、防遺撒、防滲瀝液滴漏功能的全密閉自動卸載垃圾運輸車車輛;⑧定期檢查和維護垃圾運輸車輛;⑨環衛部門加強日常道路監督檢查。
綜合分析全廠所采用的廢氣治理措施,類比已建項目運行的實際處理效果,本項目建成后所排放的二?英類的控制效果完全可以達到環發[2008] 82號的0.1ngTEQ/m3標準要求,其它重金屬、飛灰、酸性氣體等污染物質也均可保證達標排放;通過惡臭控制措施可以減輕惡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此可見,本項目所采用的廢氣治理技術,通過全面的、有效的治理技術和措施得以保障,能夠做到達標排放。
噪聲:本工程噪聲源主要來自風機等空氣動力設備、大功率水泵等。項目將根據設備情況分別采用以下降噪措施:①在總體設計布置時,將高噪聲設備盡可能布置在遠離廠界和辦公區的地方;②采用低噪聲的設備,在鼓風機和引風機風道中加設消音器;③在運行管理人員集中的控制室內,門窗處設置吸聲裝置(如密封門窗等),室內設置吸聲吊頂,以減少噪聲對運行人員和外環境的影響;④汽輪機房設置在隔音建筑內;⑤發電機房采取隔聲結構,基礎為防振結構,發電機組的廢氣排放采用二級消聲器,機房進排風口安裝消聲器等;⑥主產房及輔助車間采用隔聲性能好的塑鋼雙層玻璃門窗降低高噪聲設備對廠外影響;⑦機冷塔靠廠界一側加裝隔音墻;⑧一步加強廠區綠化,以起到降低噪聲的作用;⑨控制垃圾車行駛車速,改善路面狀況,盡量避免在夜間來回運輸垃圾。同時,針對廠區運輸車輛所產生的交通噪聲,采取限制超載、定期保養車輛、避免廠區禁按喇叭等措施以降低交通噪聲。
固體廢物:本項目在生產過程中能夠產生多種固體廢物,有爐渣、飛灰、廢水處理污泥及生活垃圾等。根據已建項目爐渣浸出試驗資料,爐渣屬一般固體廢物,擬作綜合利用。飛灰采用水泥固化后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要求后,送入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置。廢水處理污泥及生活垃圾進入本工程焚燒系統焚燒處理。
本項目所采取的各項防治措施技術經濟可行,能保證各種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不會造成建設項目所在地環境功能下降。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揚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的建設符合產業政策,生產過程中采用了清潔的生產工藝,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術經濟可行,能保證各種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總量控制的要求,預測表明該工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和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較小,環境風險可接受。在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要求,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的前提下,項目取得周邊公眾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建設具有環境可行性。
建設單位:揚州泰達環保有限公司
地址: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趙莊村
聯系人:姚先生
電話:0514-85863105
郵箱:tedahbzhb@126.com
環評單位: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地址:南京市鳳凰西街241號
郵編:210036
聯系人:李工
電話:025-86558375
郵箱: dy-lili@163.com